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教育學院研發出無創肺動脈高血壓測量方法,代替在心臟插入導管,減低患者需承擔的風險,又較使用超聲波便宜,期望可研發成如電子手帳般輕便的儀器,供基層醫療人員使用。
代替心臟插入導管 易用便宜
教院健康與體育學系系主任鍾慧儀表示,右心導管檢查是目前最準確的診斷方法,但要將測量導管插入心臟,有一定危險,但教院研發的電子聽診器,只需置於右心室上,分析其心音信號,約兩分鐘便可確診,準確度達86%。
鍾表示,肺動脈高血壓確診後5年存活率介乎47%至55%,及早診斷可更早治療。她指現時右心導管手術收費1.5萬元,新發明可減病人負擔,期望可用於基層醫療單位,計劃申請專利後在港使用。
同系助理教授陳靜涵補充,電子聽診器雖與超聲波檢測雖然都可無創檢查肺動脈高血壓,但後者要入院由醫生負責,前者則只需基層醫療人員操作,日後病人更可在家自行檢查。
心臟專科醫生劉柱柏表示,肺動脈高血壓常見徵狀包括氣喘、腳腫、肝發大等,病因可分為繼發性及源發性,前者由肺病和心臟衰弱等引起,死亡率很高;後者現階段未能找出原因,病人可服用「偉哥」減低肺的壓力。
回應 (0)
2023年12月12日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