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因應金融海嘯對本港的影響而成立的經濟機遇委員會,選定了6個行業為香港具有明顯優勢和發展潛力的產業。其中,檢測和認證行業即是其中之一。究竟這行業現時對香港的貢獻有多大?未來又有什麼發展潛力?
統計處助理處長鄧偉江表示,該處是在去年底接獲香港檢測和認證局的要求,需要在幾個月內完成有關香港檢測和認證行業的統計調查。在統計之前,他們初步預估,香港檢測和認證行業大約僱用了8000至1.6萬人,每年收入介乎40億至80億港元。經實際統計後,發覺兩個數字都達到預估範圍的上限!
盈利率遠勝零售飲食業
根據該處去年底至今年初的調查,香港約有570間私營的檢測認證機構(包括醫務化驗所)、70間廠商和出口商的內部化驗所,以及50間政府部門和公共組織的內部化驗所,總共僱用了1.57萬人,去年收入約有80億港元(只計算第一類的私營檢測認證機構),對香港GDP的直接貢獻約為40億至50億港元。
鄧偉江表示,雖然暫時來說,這些數字好像還不是太大,但他們發覺檢測和認證行業是一個盈利率相當不錯的行業,平均有22.4%,遠遠勝過製造業、零售業和飲食業,甚至高於所有商業服務的平均盈利率,只遜於金融、會計、核數、簿記和法律等專業服務。
去年香港多個行業都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包括金融、貿易(香港去年出口下跌12.6%),但檢測和認證行業的收入仍然有5%的增長,算是難得。
4類需求具增長力
根據調查,私營檢測認證機構的收入約有67%來自測試服務。其中,測試需求最大的有紡織品及鞋履、玩具和遊戲產品、電器、醫務化驗(前三者乃出口需要,後者主要是本地需要)。
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主席程伯中相信,未來測試和認證需求具增長潛力的包括食品、中成藥和中藥材、建材、珠寶以及環保產品和環境管理體系,尤以前4者最為看好。
其中,食品測試有本地民生需要支持(以及內地過去曾發生多次食品造假的關係)。中藥方面,衞生署一直撥款資助制訂《香港中藥材標準》,現已確立了60種常用中藥材的標準,計劃在後年將涵蓋的中藥材增至大約200種。
建材方面,中國2008年的出口達10,230億港元。程伯中建議,政府和業界要研究一下如何為中國的出口建材提供測試和認證服務,只要能取得其中一小部分的服務合約,已很可觀。
自訂測試標準非不可能
至於珠寶的測試和認證,則可以由本地業界自主推動。因為香港有不少公司都從事珠寶的設計、生產、出口和零售,香港去年的珠寶出口總額約360億元。珠寶業界自主推行測試和認證,可以為出口創造更多條件。
程伯中強調,香港為個別行業訂立測試標準,獲取外國認同,並非絕無可能。曾有一段時間,由於翡翠沒有普遍接受的測試程序,而令買家心存顧慮。為增強買家的信心,本港珠寶業在「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的資助,和生產力促進局的技術協助下,在2004年制訂了「香港標準硬玉質翡翠測試方法」。後來,外國買家大多認同了這套測試標準,翡翠業務亦因而好轉。程伯中認為,香港應挑選一些自己具優勢的特定產品來訂立測試標準,例如珍珠,就可能有機會。
撰文 薛偉傑
2024年05月11日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