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東莞市近年來積極推動環保工作,「嚴打」違規的污染企業,但仍然有工廠以身試法,香港中小型企業國際投資交流協進會會長趙志雄認為,這與當地政府的治污方針有一定關係。
趙志雄指出,近年珠三角強調環保和轉型,故此希望那些高污染的工廠能遷往粵北等地區,在此前提下,相關部門只會對這些工廠的環保問題進行處罰,提供協助的力度很小。
「政府給廠商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撤離;二是自建排污系統。但對中小企來說,撤離非一朝一夕之事,亦不是人人可負擔昂貴的排污系統,結果他們只有選第三條路:偷排。」趙志雄說:「就算被罰,損失也比其他兩種考慮的成本低。」他建議港商可考慮將電鍍等污染工序外判給其他有排污能力的工廠,既不違法,成本亦可接受,兩全其美。
自建污水處理系統成本千萬
王氏港建(532)主席王忠桐亦表示,像東莞這種舊式工業區,當初未預留建設排污系統的空間,故廠商只能獨力承擔。王忠桐說,其集團於常平的工業園便設有耗資近千萬元的污水處理系統,但這並非一般港商可以負擔的。
明報記者
回應 (0)
2023年10月20日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