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戍衛二戰歷史 守墓人獲MBE長青網文章

2010年06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06月21日 16:45
2010年06月21日 16:4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英女王上周授勳,香港人焦點落在高錕封爵,但金光閃閃的名單中還有這個不起眼名字——Derek Y.K. Cheung,獲頒MBE員佐勛章。要找Derek很容易,他並非住在豪宅深宮的達官貴人,只要每天日落西山前跑到柴灣哥連臣角,便會看到他在寂靜的草地上守護泥土下二戰捐軀的英軍烈士。在墳場大喊一聲「Derek」,墓碑之間現出那瘦削身影,自我介紹中文名叫張汝強,守墓16年,同時守着那段被遺忘的歷史。在沉睡烈士懷抱中,Derek看到昔日自己身穿雄赳赳英軍軍服的身影,見證香港殖民地的流金歲月。 今天張汝強卡片的銜頭是「英聯邦戰爭公墓委員會香港區經理」,16年來守護英軍烈士在香港的墓園,包括被沙龍友視為景點的哥連臣角道西灣國殤紀念墳場和赤柱軍人墳場等。先人家園在風吹雨打中受損,張汝強會第一時間拿着「架生」左修右補。 草長墓高有規定 張汝強平日在哥連臣角上班,曙光初現就會穿過正門十字架下「1935-1945」這個二戰歷史記號,還有刻着「Their Name Liveth For Evermore」(他們的名字活着,直到永遠)的紀念碑,沿石階走下逐一檢查烈士之墓,細看如地氈般柔軟的小草,「長高過3厘米,就要剪」。 「墓與墓之間規定要種花——滿天星、虎尾蘭、大紅花,不能長得高於墓碑。」墓前亦是一叢叢小花——非洲菊、臭金鳳、土茄花。他無意把墳場變成七彩花園,植物顏色都清淡,不讓花兒奪去烈士風采。「唯一不種樹木,怕樹根抓傷先人。」 「只為搵啖飯食」 「墓碑統一選用英國最上等的波特蘭石,白灰色的像珍珠,交由法國廠房刻字。」張汝強說,碑石露出地面的高度規定是813毫米,刻着烈士的名字、軍隊徽章、官階,也有不少是無名無姓,僅寫上「A Soldier of the 1930-1945 War」。不論高級的陸軍上校,或者前線的士兵炮手,如今都睡在同一片土地,不再分高低。 張汝強年少時是駐港英軍,退役前官階是俗稱「王冠三柴」的上士(Staff Sergeant)。60年代,只有中二學歷、曾做過汽水廠工人和清潔工的張汝強考入英軍,「因為識講幾句英文,我只為搵啖飯食」。當時華人都退居後防,他在陸軍負責物資分發和行政,曾駐守昂船洲和添馬艦,94年退役時月薪2.4萬元。 從軍23年,張汝強未嘗披甲上陣,不識真正當兵滋味。脫去軍服,沒有工做,人到中年打開報紙搵工,看見墳場請人就試。日日返墳場不怕麼?「有什麼好怕?搵食養家最緊要。」 張汝強習慣服侍高高在上的英國軍官多年,除下軍服如舊當僕,繼續為長眠的將軍除草種花,守護的不單是墳墓,還有墓碑後一個個英勇感人的故事。他,變成歷史的僕人。 每年夏天他特別忙碌,因烈士後人都從英倫飛來,有的帶着剛過世的軍官遺孀骨灰,撒在分隔多年伴侶身旁,「她們原來一直在等這一天」。 見遊人墳場燒烤 「激氣」 「除了軍人家屬,記得二戰歷史的人愈來愈少,有人竟走來墳場燒烤,激氣。」張汝強打理的墳墓,美得變成景點,他希望來拍照的人不要忘記,每個墓碑都是一段血淚史。他在墳場渡過十多個炎夏寒冬,換來MBE勳章表揚。米字旗除下13年了,縱然MBE的色彩不及當年,但張汝強覺得那份光榮,尤如他在戰場贏了漂亮一仗。 明報記者 盧曼思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5月02日 10:44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5月02日 10:44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05月02日 10:32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05月02日 10:32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2年08月23日 10:30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2年08月23日 10:30
多謝分享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2年03月27日 17:03
thanks-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va
2022年03月27日 16:46
thanks-
2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