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通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當政府為數碼廣播牌照進行招標之際,原已遞了申請的商業電台決定撤回申請,認為數碼聲音廣播不夠互動,決定資源集中投放於「互動、網上及手機」的網上互動平台上,估計未來一年投資額不少於2000萬元。
業界指政府太遲推廣欠配套
有業界及議員認為,相比歐美國家,港府推出聲音數碼廣播在時間上相對落後,令發展空間狹小,打擊業界意欲,加上配套政策不足,窒礙發展。
為了集中資源推動網上的「互動數碼廣播」,商台總經理陳靜嫻宣布,已向廣管局撤回早前申請,「如果不是真心做,就會變敷衍,所以我們全心全意要搞好『商台互動』」。她估計,若申請數碼聲音廣播牌照,最少投資2000萬至3000萬元,「之後投入商台互動一定不止這個數」。
商台1996年起作網上直播,08年引入「Hong Kong Toolbar」提供網上電台廣播、即時新聞和多媒體資訊,至今已有逾210萬人次下載;手機流動版亦錄得22萬次下載。
商台稱網上電台無遠弗屆
商台互動總經理章濤表示,今年網上電台的聽眾群是全球華人,令節目更無遠弗屆,不受地域局限,今年推出「叱咤大操場」,讓用戶可做到「一人一電台」,即時網上更新個人感受,「FM廣播是單向的,但現世界互動好重要」。
歐美早已推出數碼聲音廣播,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譚偉豪認為,科技日新月異,現時未必需要數碼收音機,3G手機能直達網上收聽,「愈遲推(數碼聲音廣播),其實難度愈大,因為發展空間會收窄」。他認為,現時商台決定退出,剩下3個數碼電台未必能造成有效競爭,少了一個內容提供者會令市民失望,「頻道多才能吸引市民去用,不夠競爭,政府有責任要檢討」。
雄濤新城繼續申牌照
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已提交營辦申請的雄濤廣播,其創辦人鄭經瀚感失望,強調商台退出無損其投資方案,但質疑政府政策配套不足,「如隧道、地鐵可否收到呢?入口汽車應否內置數碼收音機呢?政府都無提過」。他又指出,現時信號發出的功率只有1500瓦特,比內地使用5萬瓦特,或歐澳使用的2萬瓦特,明顯差很遠,令不少地區接收得好差,「這些都見到政府根本不夠積極」。
新城電台發言人表示,商台的決定不影響新城的發展方向,會繼續申請牌照,新城是全港首家推出兼容不同牌子手機的網上廣播平台,與日後發展的網上廣播是相輔相成,「相信各有所求」。
今年2月中政府公開接受數碼聲音廣播申請,截至4月底,共有商台、新城、雄濤和鳳凰4間廣播機構提出申請。廣管局發言人表示,已收到商台撤回營辦數碼聲音廣播服務申請的通知,尊重商台的決定。
回應 (0)
2023年06月24日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