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港最少擁有25萬名H股股東的中國銀行(3988),昨日A、H股雙雙停牌,並宣布以A+H股同步供股的方式,集資最多600億元人民幣(690億港元)。供股比例為每10股供不多於1.1股,供股價雖未公布,但供股價下限定為每股2.03元人民幣(約2.33港元),若以一手1000股中行計算,H股每手供110股的代價約256港元。
過去內銀宣布供股詳情後,股價每跑贏大市,但有分析員估計,近期市况疲弱,內銀股即使順利供股集資,表現也未必亮麗。
中行昨日收市後發出通告,宣布在A、H股以每10股供不超過1.1股的方式,集資不多於600億元人民幣,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提高資本充足率。這與最近內地傳媒報道的集資方式脗合,亦符合本港散戶的意願,但卻有別早前中行管理層暗示的方案—只在H股配股及A股發可換股債券。
中行行長李禮輝今年初曾表示,A股市場除了發400億元人民幣可換股債券外,已無其他集資計劃。惟該行3月在港舉行股東大會期間,曾有小股東提出願意供股。市場人士認為,供股與配股的關鍵,在於中行大股東(持股67.53%)中央匯金的取態。
三大內銀股的大股東是中央匯金,其是否支持供股?一直內銀集資的最大疑問。其中A股比例較高的中行和工行(1398),中央匯金的持股量更佔約九成半。若匯金不支持,將對A股帶來巨大的融資壓力。不過,匯金先後兩次發出聲明,表示會積極支援工、中、建(0939)三行的融資方式。內地《財新網》日前報道,工行也將會採取A+H股供股的方式集資。
以最高集資額計 供股價折讓39%
中行公告指,按目前兩地總股本、假設每10股供1.1股計算,可配發股份共279億股(包括195.6億A股和83.6億H股。本報以600億元人民幣最高融資額計算,每股供股價約2.15元人民幣或2.43港元,較H股前日(停牌前)收市價3.97港元,有約39%折讓,而上述假設並非按供股下限價,即每股2.33港元計算。
公告稱,供股尚待A、H股股東在臨時股東大會上批准,以及中國銀監會和中國證監會批准。該行H股昨日停牌,A股下午停牌前,半日收報3.4元人民幣,上升0.3%。兩地股份將於下周一復牌。中行去年底資本充足率為9.07%,有歐資大行分析員預料,集資後有關比率將進一步提高至10.2%。
明富環球香港亞洲金融研究部主管陳昔典表示,內銀集資早已預料,理論上應消除陰霾,但近期市况疲弱,因此相信中行供股前後,股價都難有好表現。
(明報記者羅羽庭報道)
回應 (0)
2023年10月13日 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