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查天匯升溫 警日內晤買家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06日 21:55
2010年07月06日 21:5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調查恒基地產的豪宅天匯20伙撻訂是否虛假交易,行動正在升溫。繼昨天政府向立法會提交多封地政總署與恒地之間的信函,顯示政府對天匯交易提出了數項重大質疑,地政總署、警方和證監會等執法部門亦正積極部署展開搜查取證行動,日內可能會接觸天匯買家。 跨部門調查有否涉刑事 本報得悉,包括地政總署、警方、證監會在內的幾個執法部門,正積極部署如何聯手就天匯事件深入調查,以確定是否有訛騙及進行虛假交易等刑事罪行成分。據悉,在運輸及房屋局高層牽頭下,這些執法部門早前已舉行過一次聯席會議,已經掌握事件經過,目前要處理的是如何分工,以及各自應怎樣調查。 警方發言人昨以不評論個別案件的調查進展為由,拒絕透露警方會如何跟進天匯事件,但本報記者獲悉,商業罪案調查科極可能會在日內會晤事件中曾購入單位的買家,以及正考慮應否向法庭申請搜查令,向相關地方展開搜證工作。 鄭汝樺:警方會解開疑團 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上,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多番以警方正在調查為由,拒評論天匯事件和書信內容,但強調警方會詳細調查,如果發現有些發展商的答案不是真相的全部,警方會解開這些疑團。 消息人士指出,要證明今次交易涉及訛騙,相關的舉證門檻會很高,因為市場情緒不停在變,買家完全可以合法地因為不看好後市而撻訂。此外,執法部門亦要考慮一旦向法庭申請搜查令,對方可能有反應,包括法律訴訟。 地署質疑不向買家罰息 綜合地政總署與恒地從3月18日至6月28日的來往信函,地政總署對天匯交易提出的主要質疑包括﹕ (1)這麼多單位需要延期成交,竟然只用口頭協議,沒有書面協議,延期多久也含糊不清; (2)24個單位買家,竟然會由同一個授權人代表向恒地尋求延期; (3)恒地說延期沒損失,因可以罰息,但由始至終沒向買家表明會罰息,甚至沒有表明保留罰息權利; (4)恒地指金管局收緊豪宅按揭政策及關注天匯交易,令買家融資困難;但金管局表明不影響之前的成交,天匯交易仍可做七成樓按; (5)20伙買家撻訂,恒地只根據合約第11條3款沒收樓價的5%訂金,卻不按合約第16條沒收買家支付的所有款項,以收回重售樓宇的開支和可能損失的差價。 恒地﹕彈性處理成交正常 恒地一方則認為,買家因政府政策轉變遭遇困難,發展商對成交時間彈性處理很正常,是否罰息是成交時才作的商業決定,沒理由事先表明,合約第16條只賦予發展商自動沒收樓價5%訂金;此外,若物業在6個月重售,可追討差價和開支,但每個買家都是1元的空殼公司,循法律渠道追討差價實際意義不大,且恒地看好豪宅市道前景,不認為重售價格會低於原價。 不過,政府一方不滿的是,20伙撻訂買家中,18伙已支付樓價的10%作訂金,有2伙更已支付樓價的15%,即使買家是空殼公司,恒地只要不退回高於5%的訂金,交律師暫時保管,便可以成功追討差價和利息等開支,不明白為何恒地放棄合約權利,主動「回水」及承諾不追差價。 涂謹申﹕令股東質疑嫌錢腥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昨質疑,發展商無條件、不收利息地容許買家延期4個月,會令股東質疑恒地是否「嫌錢腥」,「如果發展商由第一日已知道買家只是空殼公司,最多只能收回5%訂,那麼更加沒有理由不去收利息,保障一旦成交失敗,最少可以賺回利息」。 他又指出,恒地對金管局的指控,立法會應跟進及調查,因為沒理由金管局會有措施專門針對某一個樓盤,他質疑政府有否通過金管局向銀行施壓,令銀行不敢替天匯單位買家承做按揭(金管局及銀行界回應見另稿)。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11月24日 11:38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11月24日 11:38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11月24日 11:14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5月17日 11:37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5月17日 11:37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2年08月03日 20:54
thanks-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va
2022年08月03日 20:38
thanks-
2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