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洲壓力測試能否令人信服,取決於以下3要素: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08日 05:35
2010年07月08日 05: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是否包括最壞情况假設? 為恢復投資信心,測試應令人相信,就算最壞情况出現,銀行仍能抵受壓力。但有批評指歐洲壓力測試對主權違約的假設並非最壞情况。美國去年的壓力測試包括經濟惡化,失業率升至10.3%,樓價再跌22%的最壞情况,當時亦有人質疑測試標準太鬆。 透明度是否足夠? 西班牙倡議公開測試結果,但德國堅持由各銀行自行決定是否公開詳盡結果。公開詳盡測試結果有助投資者了解銀行體系情况。美國去年的壓力測試亦被批評透明度不足,美國傳媒曾披露,政府在測試中向銀行讓步,令銀行得以減集資額。 測試完成後,有沒有策略要求個別銀行集資提高資本水平? 分析員指出,壓力測試應對需增加資本的銀行制定集資時間表,歐洲暫未有相關具體方案。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12月17日 07:54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12月17日 07:46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6月22日 10:40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6月22日 10:40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2年08月20日 15:10
thanks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2年08月20日 15:10
thanks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2年08月20日 15:10
thanks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