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政府總部塌樹最少110歲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12日 05:35
2010年07月12日 05: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合署西座炮台里於上月27日塌下一棵10米高的細葉榕,政府當日強調並非古樹名木,但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將一幀攝於1910年的歷史照片,與大樹塌下前拍攝的照片詳細對比,證實是同一棵樹,估計該細葉榕至少有110年壽命。詹志勇批評政府「家門有寶」也不知,早前檢查全港樹木時又走漏眼,令香港又損失了一棵百年大樹,甚為可惜。他又指出,中環及灣仔是全港最早開發的地點,相信仍有不少被遺忘古樹未有被列入《古樹名木冊》,認為政府應重新檢視歷史圖片,以確定昔日在照片上出現的樹木,今日是否仍屹立在同一位置,加強保育。他說,樹木「3歲定80」,除非樹幹遭嚴重破壞,樹形逾百年不變,憑照片亦可判斷是否有滄海遺珠。(見另稿)比對歷史圖片 憑位置特徵判斷詹志勇今次就憑一張網上香港歷史照片,推翻政府指該樹不是古樹的說法。詹教授說,塌下大樹僅10米高,最初他估計該樹只有約80歲,但他以不同街道名稱在網上搜尋,最後以炮台里的英文名稱(Battery Path)找到一幀攝於1910年代的照片,與一幀大樹倒塌前的近年相片比較,包括樹木位置及樹形特徵,例如樹枝分叉等,均顯示是同一棵樹。他估計,從1910年的相片顯示,當時該樹至少逾10歲,故認為塌下大樹至少有110歲。對於該樹生長逾百年為何仍只有10米高,詹志勇認為與生長環境有關。 「從舊照片可見,塌下大樹的花槽較闊,旁邊原本種了另一棵大樹,相信後來擴闊皇后大道中,需興建行人路,將花槽縮短,並移除大樹,令早前塌下的大樹處於花槽最末端,加上後來該樹另一邊興建地台,放置座椅,令大樹四面被包圍,倒塌後可見斷根末端發黑腐爛,是長期生長空間不足的結果。」他認為政府解釋大雨冲走泥土,樹冠大量吸水,增加重量而令該樹倒下的理由不充分,忽略了樹木生長空間不足的問題。舊照片顯示,政府合署西座炮台里門外共有3棵大樹,其中一棵已於早年遭移除,一棵早前在暴雨下倒塌,餘下一棵去年有政黨發現遭嚴重修剪,長出真菌,後來亦遭移除。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2月15日 18:52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2月15日 16:23
多谢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8月01日 14:01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8月01日 14:01
多謝分享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