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保險業奉行多年的非統一及自我監管模式,將面臨重大變革。港府建議設立保險業監管局(下稱保監局),全盤包攬保險業監管職能,包括發牌、紀律調查及處分等。保監局會以自負盈虧的方式營運,七成經費將來自向投保人直接收取的市場徵費,徵費水平為保單保費的0.1%。港府昨日刊發諮詢文件,建議成立保監局。保監局的成立經費,會先由港府提供一筆5億元的貸款作首5年補貼。至於往後的經營開支,會透過牌費和市場徵費收取。保險公司每年須支付定額及非定額牌費,定額部分介乎25至30萬元一年,非定額是按保險公司規模釐定。港府預期保監局的收入,七成會來自市場徵費,三成來自牌費等收益,但這個7:3比例,當局會以開放態度,視乎諮詢意見調整。兼管發牌紀律調查及處分市場徵費則是由保監局直接向保單持有人收取,徵費水平為保費的0.1%。不過,0.1%徵費是在保監局成立後第6年開始收取,之前5年的徵費水平,會以循序漸進方式調整(保監局成立首年,徵費為保費的0.04%,第2年為0.05%,第3至5年分別為0.06%、0.07%及0.85%,至第6年始正式收取0.1%)。當局表示,逐步調整徵費,是希望市場有時間適應,要求保監局直接向投保人收取徵費,因認為經過保險公司等中介人收取,反而欠缺透明度,因保險公司可能會向投保人收取高於0.1%的費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表示,業界自我監管已不合國際趨勢,故本港要設立一獨立保險業監管機構,以強化本港保險業的競爭力,以及更有效保障投保人的權益。保監局將包攬所有業界監管職能,如發牌、日常監察、巡查、紀律調查及處分等。當局期望明年將成立保監局的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最快2013年實施。最快2013年實施本港保險業一向欠缺清晰和統一監管,屬政府部門的保險業監理處,主要職能是監察保險公司的營運狀况,以及向保險公司發牌。保險代理、保險顧問及經紀的行業操守及銷售手法,分別由三個業界組織負責。涉及投資的保險產品,產品本身由證監會審批,但銷售手法是否合規,卻不屬證監會監管範圍。因此,遇有保險業的投訴或違規問題,投保人難以找到合適的「對口單位」跟進。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表示,歡迎港府的建議,但希望保監局能夠容許更多保險業內人士參與,因他們較明白行業運作。至於0.1%的市場徵費,他相信不會大幅加重投保人的負擔,但預期不會有保險公司為爭生意而代投保人支付,因保險公司本身已要兼顧牌費等成本。保險業總工會理事長張偉良表示,希望政府能夠更詳細交待日後業界的發牌安排的詳細資料。匯豐保險表示,對政府的建議持開放態度,並支持任何有助提升監管效率的方案。
回應 (0)
2024年02月21日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