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繁光告別青山:繼續有火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19日 06:22
2010年07月19日 06:22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一天深夜,收到電郵指青山醫院曾繁光醫生已辭職。類似傳言已傳過好幾次,求證後發現這次是來真的。這個公立醫院僅餘的變性評估專家、公開炮轟公院、5分鐘看一個精神病人的醫生,在快將離開服務了25年的公立醫院時,顯得感慨萬千﹕「這個是我小時候很想入來的地方,要離開,原來好難,分手很難!不是勇氣問題,是千絲萬縷,藕斷絲連……」辭職「原來只需填表格」6月底某一早上,下着滂沱大雨,曾繁光凝望窗外忽發奇想﹕「如果下午出太陽,我即刻遞信走人。」畢竟已到50歲,不想再看人面色。當他與同事午飯後返辦公室歎咖啡之時,天邊開始變亮,「我開始驚,真的出太陽!」他清楚記得,那天出現了彩虹,這邊出太陽,那邊仍下雨。結束與政府25年的賓主關係,原來只需填張表格。他從前想像過「最高層次的辭職信」——兩個字「I quit」(我辭職)加一個簽名,原來根本用不着。9月底便結束公家之路,投身私營市場,曾繁光形容是「鄉下仔終於出城」。變性評估工作須尋接班近十年曾繁光投放最多心血的病人有四類﹕變性評估、性功能障礙、病態賭徒和需要長時間心理治療的病者。掌握變性評估的專家自港大「性博士」吳敏倫教授退休後,醫管局內已絕無僅有。曾繁光評估過的變性病人有十多二十個,青山醫院平均每月接獲一宗變性轉介個案,部分是邊緣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等病人,並不是「真的」要變性,醫生必須謹慎評估,「絕對不是5分鐘睇個症可以處理到」。「真的要變性的人,會很討厭與生俱來的性徵、性器官,討厭自己的性別,這班病人,其實活得很苦。」若病人最終獲確診,便要展開為期18個月的真實「變性後生活」,如男要變女,那18個月便要以全女性方式生活,由衣著、思想、言行舉止到如廁,都要活得像女人,很多「假」的,不到3個月已抵受不住,要通過評估才能接受不能逆轉的變性手術。「無話無咗邊個會唔得」「我最近遇到三四年前一個女變男的病人,他揸架van仔,粗獷極了,問他近况,他說『最近同條女住』,他恍如重生一樣,」日後變性個案要由其他人接手跟進,掛心嗎?曾繁光無奈說,「這個世界,無話無咗邊個會唔得」,總要有人接棒,有心者一年半載便會上手,他亦已留下錦囊給同事。過去20多年,曾繁光的病人換了一班又一班,死的死、出院的出院,令他感受至深是「香港的精神健康政策,是以生命和鮮血來推動,有人死,有人流血,才有改進」。近年醫管局主張病人在社區復康,他雖贊同,但社區支援資源太少且極危險。「政府正製造一個炸彈,自己任內不要爆,留番下任爆」。敢言的他「會繼續有火,仲會抦得好應,只係改變平台繼續玩啫」。明報記者 陳佩儀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5月09日 22:09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5月09日 22:09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5月09日 21:21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5月09日 21:19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5月09日 21:19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11月22日 11:47
多謝分享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