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踏入7月下旬,又來到藍籌公司發表中期業績的時間,近期積極推出人民幣融資及投資產品的本地銀行股,相信會特別受到投資者的注視。然而,上半年銀行股缺乏增長點,炒業績理想似乎有點難度,倒不如看長線,趁調整吸納收益受惠擴展人民幣業務範圍的股份,首選中銀香港(2388)。本地銀行股上半年盈利難有突出表現,摩根士丹利認為原因有三:一、淨息差進一步收窄,大摩估計上半年收窄8至9點子(1厘=100點子);二、第2季貸款業務增長在下半年才反映,加上存款增速跑輸貸款,一些倚賴定存作資本的中型銀行明顯受壓;三、由於港股交投萎縮,影響銀行佣金收入,結果造成非利息收入增長亦見放慢。刺激銀行股盈利迅速回升的靈丹妙藥,莫過於加息,這樣有助擴闊淨息差。可是,目前本地銀行體系結餘仍接近1500億元,美國聯儲局缺乏經濟實力回復利率正常化,相信短期內本地銀行不會調高最優惠利率。幸而貸存比率於去年底跌至50%水平後,今年逐步回升(見圖),加上本地銀行同業拆息回升(3個月拆息由5月初0.14厘升至目前0.369厘),至少對存款基礎龐大的大型銀行而言,可望在下半年扭轉淨息差下跌的情况。從淨息差角度考慮,投資者選擇本地銀行宜「棄小取大」。當然,本地銀行股長遠的增長動力,肯定是來自擴大人民幣業務之收益,擁有中資母公司支持及市佔率優勢的銀行,受惠程度也就愈大。綜合以上兩點,中銀香港應是不二之選。中銀佔港人幣結算額75% 最受惠日前中港兩地簽訂人民幣清算協議修訂後,本港銀行相繼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產品,預料進一步刺激本地投資者對人民幣的需求。法巴預料,現時在本港流通的850億元人民幣或存款將急增。由於中銀香港佔本港人民幣結算交易總額的75%,相信該行最能受惠。法巴估計,中銀明年股本回報率上升1.1個百分點至15.5%。大摩指出,過去一兩年中銀香港的貸款業務持續跑贏同業,撇除樓按的貸款市場佔有率,由06至08年的12%,升至去年底約14%,反映中銀成功擴展企業貸款的業務規模,特別是內地企業相關的貸款。該行認為,隨着人民幣交易逐步開放及具備升值潛力,中資企業對港元貸款的需求很可能增加,加上全新人民幣產品面世拉動手續費收入,中銀顯然處於有利位置。中銀股價連升6個交易日,累積上漲8%,逼近4月下旬19.5元的高位,短線出現獲利回吐不足為奇。論估值,中銀預測市帳率僅1.87倍,低於歷史平均2.02倍,預測股本回報率15.23%,比中小型銀行的7%至13%明顯優勝。當然,中央未來進一步放寬本港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進程,對中銀盈利能否爆升至關最要,但不要忘記,現時中銀預測股息率仍接近5厘,即使盈利只呈現循序漸進式增長,如此高息應可為股價帶來支持。投資者可考慮在18.5元附近吸納,如成功突破20元關口,中線可挑戰24元水平。撰文:郭子威
回應 (0)
2024年06月09日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