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連港輸油管爆炸事件已過去一周,但原本碧海藍天的海濱城市大連,旅遊業大受打擊。儘管當地政府積極「撈油」除污,但海濱浴場的泳客量已較去年同期減少逾三成,在著名景點金石灘,旅行團退團率高達80%。
本月16日,大連新港輸油管爆炸起火,事件造成400多平方公里海面污染。當局動員6600人、40多艘船及逾千艘漁船,日夜清理油污。雖然當地官方傳媒稱旅遊業未受影響,但市面遊客明顯較往年少。往年7月都是當地旅遊旺季,而現在,大連市內和開發區的酒店多數都有折扣優惠。從上周末起,外地到大連的機位亦不再緊張,一些客滿的班次不乏退票情形出現。
距離漏油地點40公里的星海灣海水浴場(海灘),由於位於事發地西南方向,風向和水流令其污染較輕。昨日,有當地民眾前來游泳,但商舖店員表示,泳客人數較往年同期最少減少三成。
天氣熱 民眾照游泳
星海灣浴場周圍並未設置警示牌,游泳區域只由一條長長橡膠圍油欄攔截浮油。據本報記者觀察,圍油欄外海水有明顯油污。市民劉國民稱,雖害怕污染,但暫時未發現身體不適。多名民眾表示,「沒辦法!天熱,有油也得洗!」其實昨日大連的最高氣溫還不到30℃。
與星海浴場相比較,距漏油地點35公里的金石灘則慘遭重創。去年同期每天平均有15萬人來此,如今海灘遊人寥寥無幾,海灘附近的金石灣大橋,是撈油船集中區域,不時傳出臭味。金石灘管理處職員稱,旅行團退團率80%以上,損失高達千萬元人民幣。景區內的天鵝湖度假村劉經理對本報表示,剛接到德國一個20人旅遊團退團電話,對損失十多萬元人民幣唏噓不已。
在爆炸地西南10公里的南陀漁場仍可聞到臭味,油污沾滿海岸線。連偶爾飛過的海鷗,都沾有黑色的油漬。
市民拒吃本地海鮮
當局認定,事故、清污責任、費用皆有大連中石油國儲公司承擔,但對受影響的海灘和逾萬家水產養殖戶未做出賠償承諾。記者隨街訪問的12名大連市民,7人表示拒食本地海鮮。過去一周,市面貝類價格下跌15%。
據本報獲悉,對於今次漏油事件,中宣部曾兩次下達禁令,禁止各都市類報章報道,但財經類報章卻未接到禁令,因此,這些報章成了今次報道大連污染的主力。
明報記者 劉洪慶 大連報道
2024年07月24日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