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研究資助局為招攬世界各地的研究人才來港,首次推出「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原共有115名得獎人可獲資助在港研究3年,但有8名研究員最終放棄研究席位,流失率達7%,當中包括有研究員選擇美國或其他地區的名牌大學,其中1人則是在交通意外中身故。研資局指出,部分研究生放棄研究席位屬預期之內。
八大院校中,除教育學院於2010/11年才提供博士研究生學位,申請人可自由選擇其餘7所院校。每名得獎博士生可獲資助在港研究3年,每年獲得約25萬元資助。研資局早前公布,共有115人通過審批,獲得研究席位,最後有8人放棄研究席位,只得107名研究員於2010/11年來港研究。
港大流失3人
根據教資會資料顯示,香港大學的流失情况最嚴重,有3人放棄研究席位,幅度達11.5%;浸會大學、中文大學,和科技大學各有1名研究員放棄席位,理工大學則有兩人放棄席位(見表)。教資會發言人補充指出,8名研究員基於不同原因放棄獎學金,包括有兩人選擇往美國或其他地區研究、1人意外身故,另外3人因家庭或個人理由等。
研資局﹕部分轉耶魯哈佛
研資局主席錢大康指出,據他了解,部分研究生最終選擇攻讀美國耶魯、哈佛大學或英國牛津、劍橋大學等名牌大學,「情况屬預期之內」。
理大發言人指出,理大共取錄15名獲頒獎學金的研究員,最終兩人放棄獎學金,當中一名研究員早前因交通意外身故。
中大副校長黃乃正說,優秀學生往往獲多所院校同時取錄,有優秀學生放棄獎學金的情况並不出奇,本港一向在傳染病、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和數學的範疇具有吸引力。他建議教資會加強推廣香港教育、香港社會的研究範疇,「全世界研究科學、工程學都一樣,研究生未必選擇香港」。
明報記者 楊曉楓
2024年07月21日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