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藥業股趁勢起動 國藥最可取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29日 05:35
2010年07月29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匯豐控股(0005)突破80元大關,帶領港股衝破牛熊線阻力,企穩在21000點之上收市,恒指收21091點,升117點。除指數重磅股外,早前出口、藥業、科技等落後股份亦紛紛起動,包括思捷(0330)、騰訊(0700)及國藥(1099)。大市連升7個交易日,擔心市况回調的投資者,不妨轉炒這批落後股,首推盈利穩健增長的國藥。

上月內地藥品銷售額升21%

先看宏觀數據,國家統計局公布,6月份藥品及醫療設備銷售額達112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1%,今年上半年累積銷售額5640億元,同比升24%,期內化學藥品、傳統中藥及生物科技藥物銷售分別升21%、25%及33%,增速大致符合市場預期(表1)。

隨着今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方案的出台、基本藥物目錄的擴展、醫療機構基本藥物覆蓋率的提升,以至各省市藥品招標制度逐步實施,將藥業規範化之後,藥品銷售增加也是意料中事。這對提高國藥的藥品分銷業務固然有利,但公司在取得可觀自然增長之餘,還可透過收購進一步推高營業額,取態積極。

目前國藥的網點遍佈中國19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25個分銷中心,今年4月已向母公司收購北京、新疆及湖北省藥品分銷網絡,並採取滲透非省會城市的收購策略。據美銀美林表示,國藥入股北京分銷商天星普信已步入最後階段,計及其他併購在內,2011年度由併購帶動收入增長5%的目標可望達成。摩根士丹利估計,國藥今明兩年銷售額為645億元及820億元,按年增長達37%及27%。

市場不懷疑國藥催谷營業額的能力,但對發改委即將出台的藥品定價指引卻充滿疑慮,擔心公司毛利率將下跌。然而,國藥不是藥廠,利潤不是單純來自出售藥品的價差(售價-成本價),主要業務是向醫院、分銷商、零售藥房及其他客戶,提供醫藥供應鏈管理服務,從而收取分銷費用,受藥品限價的程度不如想像般大。

28元吸 中線博三成回報

花旗認為,由於藥品行業面對的基本問題未解,相信藥品定價指引的細則或要推遲至10月或今年底才出台。不論出台時間如何,該行認為指引不僅沒有對國藥這類大型分銷商構成負面打擊,反而有正面影響,理由有二:一、指引即使為分銷毛利率設限,以國藥目前的毛利率而言(09年度為8%)亦不會「超標」;二、指引有助淘汰一直扮演低價代理角色的小型分銷商,國藥可藉此提升市場佔有率。摩根士丹利亦持有正面看法,指出對上一次的藥品削價,國藥毛利率只有很輕微的影響,故不擔心今次藥品限價,會嚴重削弱公司的毛利率(表2)。

當然,估值而言,國藥現價絕對不是一隻值得「瞓身執平貨」的股份,但基於公司擁有高預見度的盈利增長,兼且內地藥品分銷龍頭,因此較其他藥業股呈現溢價也是合理的。現價相當於預測市盈率44倍,建議在28元水平附近收集,中線博三成回報。

撰文:郭子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