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但是,是否只有商場和商店才能使用氣味行銷?當然不是。Elma Klitsie指出,其實在公司的報章雜誌廣告、產品目錄和直銷郵件中,也可以加上香味,令人聯想到產品,以達到加強接收者購買慾的效果。
而且,這不是用人手噴香水那麼原始,而是可以加在印刷的油墨中,令同一頁紙的不同部分散發出不同的氣味。她向記者展示了一份產品目錄,同一頁紙的6幅相片,就分別散發6種氣味(但需以指甲刮一刮表面,氣味才較濃烈)。
其中一個經典案例,就來自三菱汽車和廣告公司OMD。2007年底、2008年初,三菱汽車在波多黎各推出新車Lancer Evolution X,但宣傳預算卻有限。於是,在OMD的建議下,三菱汽車決定,只在當地兩份重要報章賣了上述的氣味廣告,特點是廣告會散發出新車皮座椅的氣味。
結果引發不少雜誌和網站報道,facebook上也出現了不少群組討論這款新車及其廣告。結果,這款新車在當地推出兩周即賣斷市,三菱汽車該年度在波多黎各的銷售額比前一年增長16%(但當地的整體汽車銷售其實下跌了20%)。
歐洲流行10多年 港企未普及
另一案例,則來自美國的KC Masterpiece BBQ醬料。去年,該醬料在美國49個城市的超市內進行推廣。但由於美國的超市不容許在店內燒烤,負責度橋的顧問公司便想出了,照樣在超市內放置一個爐,但卻沒有炭,也不用電,甚至肉類也沒有,只在爐上放置一塊織物,但後者卻散發出一種香味,與使用了該BBQ醬料的燒雞肉極其相似!
Richard Klitsie乃荷蘭人,已來港工作近20年。但因為國籍關係,他比較熟悉氣味行銷在外國的發展(歐洲10多年前已開始使用氣味行銷)。另一方面,他又發覺,本地企業不是太多使用這一招(即使有用,也不是太老練)。
因此,他便創辦公司,向企業提供有關氣味行銷的顧問服務。自從6月底在「亞洲零售業博覽會及研討會」參展後,多家公司正與他們商討合作,包括大型商場、連鎖零售店、酒店、主題公園以及其他大品牌等。
須慎選供應商 免弄巧反拙
上述的氣味行銷成功案例,很多都是外國大品牌的。若是中小企,又可否使用這招?Elma Klitsie表示,若預算不多,不能聘請顧問公司度身訂做推廣計劃,亦可以透過有香味的名片或贈品(如原子筆、USB香味產生器等),令客戶或潛在客戶加深印象。若沒有預算請專人特別調製香味,採購現成和大路的亦可(當然,配合公司產品而特別調製香味,效果可能會較佳)。
但不論是採購現成的香氣產品,還是請專人特別調製香味,都要留意供應商是否遵從「國際芳香協會」(IFRA)(www.ifraorg.org)的守則;調製香味的人有無專業香水師資格等(可以要求對方出示文件)。因為按IFRA的守則,有些物質是不能使用,有些則需限制使用量。氣味行銷是有其優點,但若使用了有害的物質或錯誤的氣味,則可能會弄巧反拙。
2024年04月29日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