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投成立之初就強調國際化,故此特意成立了一個國際諮詢委員會,早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亦獲聘為委員。至於對處理實際工作的職員,中投的國際化標準似乎更為執著,現時246名員工中,逾半是海歸派,專責投資的部門中,比例更接近八成。
對於中投去年的業績,一直聲言壓力極大的董事長樓繼偉,應可稍感安慰。樓繼偉在中投成立之初,就不斷對外表明自己責任重大,他曾稱,「每天一睜開眼要賺3億人民幣,我們的壓力非常大。」由於中投的資產主要是透過發行約1.55萬億元人民幣特別國債籌集而來,單償還國債的利息,中投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即要起碼在5%樓上,若再加上每年人民幣升值3%左右,中投的投資,要年均有近一成左右的回報率,才能叫有成果。
要在水深莫測的國際金融市場中取勝,關鍵在人才,因此中投特別偏好有國際經驗的海歸派,現時逾200名員工中,擁有海外工作經驗的達115人,而曾在海外留學的更達132人,佔員工比例逾半。在投資部門工作的83名精英中,海歸派甚至高達八成。
這或與中投的主要管理層如高西慶、汪建熙等,都曾負笈海外有關。中投現時甚至還有31名非中國籍員工,較去增加近倍。中投在年報中表明,會唯才是用,沒有國籍限制。然而,有不少在跨國投資銀行工作的內地海歸派中,願意回去報效的不多,當中薪酬待遇相差太遠是最大原因。
回應 (0)
2024年05月14日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