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因為今年保費收入飈升,而承受巨大資金運用壓力的內地保險業開始集體揮師入市,特別是行業老大中國人壽(2628)豪投百億人民幣配置股票和基金,使得險資成為上周A股市場持續飄紅的頭號功臣。
更為市場期待的,是中國保監會很可能在8月份發布有關進一步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及比例的多份文件,這意味着總計約4000億元的險資已蓄勢待發。
超配壓力 資金急尋出路
今年上半年內地保險業保費收入大幅增長超乎預期,同期不足2%的低迷資金配置收益,則加大了險資尋找出路的壓力。
截至6月底,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餘額4.1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1.3%。其中銀行存款與債權分別佔比三成與五成,投資基金、股票、股權等投資佔比約一成五。
在7月中旬中國保監會舉行的半年監管會議上,保監會主席吳定富預計「今年新增保費和到期再投資資金將超過2萬億元」,保險資金如雪球般愈滾愈大。
自7月初滬指探低至2319點以來,大盤開始展開反彈行情,最大反彈幅度超過13%,市場樂觀情緒日濃,A股新開戶數連續回升,多頭行情得以確定。在A股一向先知先覺的社保基金大舉以30億元入市,更為各路險資集體出動奠定信心。
多重因素 確定A股好轉
險資此番大舉入市可有重壓之下的盲動之嫌?似難以成立。
首先,A股在經過近1年的調整後,總體估值水平已到安全邊際。特別是近期農行(1288)擺脫破發危境,讓市場普遍視此為最後一跌。
其二,最近中央釋放明確信號,將保持下半年經濟較快增長,防範二次探底,這被市場解讀為宏調政策將適度寬鬆,對經濟基本面和股市具有較大權重影響的房市將不會再遭重拳。此外,西部開發23個重點工程的啟動、新能源行業的持續刺激計劃,都給後市提供了良好前景預期。
其三,外部環境呈穩定與好轉迹象,尤其是近期歐洲銀行業成功通過壓力測試,打消了市場前期對歐債危機的強烈擔憂。
第四,受美元疲軟和人民幣升值預期影響,自6月中旬境外熱錢大舉捲土重來,亦為A股注入了一定的上漲動能。
如是觀之,儘管險資入市的選擇時機略顯遲滯,但卻不失謹慎,一旦監管層明確資金運用拓寬尺規,後市或有更強的爆發。
馮其十
2024年07月05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