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農產品價格飈升,大蒜、生薑奇貨可居,雖然官方解釋漲價只因天災影響供應,但其實人禍也是推高農產品價格的重要原因。盛產大蒜的山東省金鄉縣被戲稱「大蒜華爾街」,突顯當地炒賣薑蒜有如炒賣期指,更有炒家披露「炒薑蒜好過炒股」,隨時暴利10倍。
天災減產 人禍囤積居奇
內地傳媒報道,金鄉縣每天都有近千輛滿載着大蒜的貨車在等待交易。7月中旬,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的蒜頭批發價每半公斤售價6元(人民幣•下同),較6月底上漲50%。據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近期生薑價也開始上漲,數據顯示7月14日至26日,生薑價格連漲13天至每半公斤5.93元,與6月下旬相比上漲8.8%。
「沒見到薑,也沒見到倉庫,但我名下的薑可能這一輩子都吃不完。」今年初,上海高級白領張華(化名)拿着近300萬元的資金跟朋友投身炒薑行列。半年過去,他手上的薑從買入時的每公斤4元漲到每公斤9元。他說﹕「到了3倍就拋」。炒股與炒薑,產品不同但炒法相近,憑的是一紙合同,低價買入,等高價賣出。「我的一個朋友去年拿幾百萬元去炒蒜,幾個月盈利近10倍,賺了幾千萬。」今年朋友用去年賺的千多萬元囤積數千噸薑,張華則從他手上用300萬元買下了部分。「我向他拿薑的價格,已經讓他有部分利潤。」
千萬元級別僅屬「小炒家」
以千萬元投資炒薑看似誇張,但金鄉縣大蒜年均產量70餘萬噸,要是按照前日金鄉大蒜最新市價每公斤10元計算,整個大蒜市場價值已高達70多億元,難怪說千萬元級別的炒家亦只是「小炒家」。導致薑蒜價高,與年產量的波動大有關係。金鄉大蒜因2008年價錢太低,導致2009年大蒜種植面積減少了三分一,於是今年大蒜產量銳減,加上天氣影響,令供應更少。
回應 (0)
2024年08月13日 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