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新生嬰兒是「陰陽人」,與母親懷孕期間的飲食有關?專家直言,「理論上」孕婦若服用大量雌激素,或會令腹中男嬰尿道發育不正常而似女嬰,「實際上」差不多全部個案都找不到此關係,令女嬰出現男性性徵的「先天性腎上腺增生」,主要與基因突變和遺傳有關,與食物無關,亦難作預防。
個案分析 99.9%無關飲食
身兼亞太小兒泌尿科學會會長的小兒外科專科醫生楊重光指出,懷孕期間若服用很大劑量的激素,如藥物,理論上會影響胎兒的性器發育,「若胎兒是男性,孕婦初期不知自己有孕而服大量的雌激素,或會令胎兒尿道發育不正常,出現尿道下裂」。他強調,這只是「想當然」的理論,分析實際個案,99.9%的男嬰尿道下裂根本與母親懷孕時飲食無關,無謂為孕婦製造不必要的恐慌。
至於先天腎上腺增生,楊重光說,這疾病成因是基因突變,令身體不能製造某些酵素,令腎上腺增生肥大,分泌大量雄性荷爾蒙,亦與孕婦飲食無關,不能預防。透過產前檢查,抽驗胎兒的尿液樣本雖可判斷胎兒是否有此疾病,但他解釋,此等入侵檢驗對胎兒安全有一定風險,相對先天腎上腺增生發病率,即約2萬名嬰兒才有1人,並不值得冒險。
醫生建議不檢驗 指風險高
據美國衛生當局資料顯示,先天性腎上腺增生亦可由父母遺傳,若父親及母親本身均有隱性先天性腎上腺增生或帶有突變基因,孩子患有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的機會是四分之一。
回應 (0)
2024年09月26日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