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是日本將朝鮮半島殖民化100周年,首相菅直人昨在內閣會議上發表聲明,對1910年到1945年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期間造成的痛苦,表達「痛切反省」和「由衷歉意」,又表示日本將向韓國(南韓)「移交」奪走的文物,期待加強日韓關係。韓國政府審慎接納,並稱期望與日本加強合作,但韓國民眾卻不滿。不少中國網民則質疑,為何致歉對象只有韓國沒有中國,提出「日本首相何時向中國道歉」。
日本以往曾就二戰侵略向亞洲國家表示「歉意」,但從未單獨向某一國家致歉。韓國將於8月15日慶祝光復,這次致歉特別選在這個時間前發表。菅直人今次所用的字眼,基本上是沿襲1995年前首相村山富市就侵略歷史向亞洲致歉的講話內容。菅直人說:「日本實施違反韓國人民心意的殖民統治,剝奪韓國的國家與文化,深深傷害了其民族的自尊心,日本將秉持正視史實的勇氣與謙虛的心,坦率地反省自己所犯下的過錯」、「給人帶來痛苦的一方輕易就會忘記歷史,但承受痛苦的一方往往會難以忘卻。對於殖民統治造成的損失和痛苦,將痛切反省,表示由衷歉意」。
歸還掠奪文物 棄拜靖國
菅直人又表示,將把日本宮內廳所保管的古物《朝鮮王室儀軌》移交給韓方。周日是日本戰敗日,菅直人表明,全體閣員將不會參拜供奉了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這將是近30年來日本內閣首次沒人在這天去參拜。
菅直人在談話中又表明,盼能建立「具前瞻性的日韓關係」,放眼未來東亞共同體的建立,在亞洲區域的和平與穩定、裁減核武、氣候變化等問題上,日韓能合作並發展成可發揮領導的伙伴關係。韓國總統李明博回應時,感謝菅直人的致歉,稱之為「富有誠意的講話」,「今後如何採取行動去實踐更加重要」。不過韓國傳媒報道,韓國大部分民間團體都對菅直人的致歉內容感到失望,認為這跟1995年村山富市談話內容沒大分明,反映日本政府的表態「沒有進步」。
菅直人這次談話,據報是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執政時私下考慮的事,菅直人今年6月上台後,以內閣官房長官仙谷由人為核心進行討論。分析指出,菅直人此舉旨在爭取化解日韓的歷史恩怨,以增強雙方關係,應付朝鮮(北韓)綁架日本人、發展核武等問題,但也有內地國際關係學者指出,日本單向韓國致歉,是為了拉攏韓國,配合美國共同對抗中國,日韓兩國若在二戰歷史問題上單獨修好,今後中國與日本交涉歷史問題的難度將增大。
自民黨斥「背信」
日本最大在野黨自民黨前首相安倍晉三昨聲言,菅直人的談話「是對國家、人民的背信」,又揚言歷史問題應交給歷史學者來處理,政府發表正式聲明前應更加慎重考慮。他又聲稱,政府一旦公開表態,今後勢必出現各種個別補償問題,對日本來說是「後患無窮」。菅直人昨強調,「日本的立場是認為(韓國方面的)訴求權已經解決完畢」,強調根據1965年締結《日韓基本條約》時敲定的相關協定,已不存在索償問題。
2024年12月05日 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