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圓近期急升,可能引發中日爆發一場金融匯率戰。一些西方市場人士認為,中國是日圓強勢的背後推手,因為中國今年上半年大舉買入日圓資產,為日圓的升勢推波助瀾,而由於中日都在爭奪全球出口市場佔有率,日圓升值直接打擊了日本出口,相比下中國出口競爭力則可增強。不過亦有分析認為,這僅屬中國加強分散外匯儲備的正常舉動,不應以中國「大耍損人利己手段」的陰謀論視之。
中國昨日公布7月貿易順差在出口拉動下創出18個月新高。日本財務省周一公布,中國6月份已淨購入4567億日圓日債,為連續第6個月錄得淨購入,令上半年淨購入額達至17,329億日圓(1562億港元),佔今年全球淨購入額的55%,更是過去5年總和(3588億日圓)的近5倍(見表1與表2)。
削弱競爭 日本政府緊張
中國繼續增持日債的消息,成為市場繼續看好日圓的理據,令日圓升勢比預期中要強。上周五,日圓兌美元一度急升至85.03的今年高位,今年累計已升8%。10年期日債債息最近首度跌破1厘水平,部分是反映中國正大舉買入日債的預期。日圓急速升值令日本政府開始緊張起來,財務大臣野田佳彥周一便出口術稱,日圓匯率單向過度變動,會對經濟及金融穩定產生不利影響,但未有暗示隨時干預匯市。
法國投行Natixis亞太首席經濟學家斯利珀(Luca Silipo)認為,如果未來數月中國繼續增持日圓資產,這可能是出於長期戰略目標——貿易的考慮。中日高科技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日圓強勢將令日本產品競爭力不及中國,亦會迫使日企要將更多工序轉移到成本較低的中國。目前僅有20%的中國出口產品進入美國,日本和歐洲成了中國一大貿易伙伴,而中國同時要與日本在歐美市場展開激烈競爭。
分析:中國只是分散外儲
中國大舉買入日圓資產,倘若真被日本懷疑是貿易戰手段,不排除日本會與歐美聯手,大力向人民幣施壓。然而也有分析家指出,其實中國一直表明希望對其2.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進行多元化管理,而不僅僅只是持有美國國債。數月前,中國宣布採取更靈活的貨幣匯率政策,人民幣走勢將參考一籃子貨幣走勢,而非單是美元。雖然中國一直沒有公布這一籃子貨幣的組成,但當中肯定有日圓。其次,考慮到美國長期維持超低息水平,目前確是中國減持美元資產,轉投較高回報資產(例如日圓和歐元固定收益產品)的絕佳時機之一。
日本外債比例冠絕全球發達國,日本政府實際上亦很歡迎中國投資日債。
不過,由於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龐大,因此即使是細微變化也會產生極大影響。若中國外匯儲備有1%轉向日圓,那就已相當於日本每月經常帳盈餘。因此,任何中國增持日圓資產的消息都會推動市場跟隨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