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預警員不察暴雨 未發警告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8月13日 22:34
2010年08月13日 22:34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打不起還躲得起」,甘肅舟曲縣的防災設施嚴重不足,卻建有一套預警機制,如果下暴雨,預警員應向上級報告。當地自8月7日晚8時開始下暴雨,北部山區錄得97毫米的雨量,足以引發泥石流,而在10時許發生泥石流災害前兩個小時,按理應該有足夠時間作出反應。

電力中斷 無法通知

但不幸的是,住在山下三眼村的預警員楊景朝並無感受到猛烈暴雨,當天的天氣預報並沒有發布暴雨警告,而縣城的雨量只有約10毫米。按照規定,預警員如果發現暴雨,必須第一時間以電話通知縣水土保持局,水保局再向縣委縣政府反映。但當泥石流發生時,一切通知都來不及,因為電力通訊已全部中斷。

中央氣象台專家分析,舟曲縣早前經歷嚴重乾旱,土質乾裂,突然下大暴雨,雨水深入岩石和泥土層中,加速了山體侵蝕,而且山坡坡度大於15度,令泥石易於滑落,最終造成特大災害。

《亞洲週刊》引述甘肅省地質災害研究所所長王得楷說,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時,舟曲縣離震央汶川縣僅200多公里,亦錄得7.5級地震,63處山體滑波,15人死亡,屬重災區,「地震後山體鬆動得厲害,岩體更加破碎,滑坡的情况很多」。

川震震鬆山岩 傾瀉快5倍

北京國土資源局的調查組在舟曲發現,山體被震鬆後,滑坡速度快了5倍,如遇大雨或暴雨,發生山體塌陷和大型泥石流的可能性極大。深圳是在川震後援建舟曲縣的對口城市,當時的舟曲縣縣長迭目江騰表示,舟曲正與長江水利委員會商談,希望在白龍江上游開展水土治理與生態保護的項目,能從長遠上穩固水土;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將住在危險山坡的村莊整體遷走,但安置費用需要數千萬,危房重建需要數億元,移民工作又十分複雜,讓這個美好的計劃僅僅停留在紙上,新的災難接踵而至。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5年01月09日 14:30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