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特區政府還有一個月便完成資助房屋檢討,兩個月後便是特首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日子,為什麼財政司長不稍作等待,把遏抑樓市泡沫的幾道板斧,留到施政報告出台時才以組合拳的方式使出,反而搶在8月中暑假期間推出?
據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解釋,政府這樣做是鑑於美國聯儲局近日繼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令美元和港元利率在未來一段日子維持超低水平,將刺激資產泡沫惡化,政府盡早出手是為了防患未然,避免泡沫脹得太大,一旦爆破又會令香港經濟重創,就像1998年樓市泡沫爆破那樣,要10年才恢復元氣。
免變施政報告唯一焦點
消息人士透露,按政府內部分析,樓市問題無可避免會成為今年施政報告的主要議題,如果等到施政報告發表時才出手為樓市降溫,很容易令整份施政報告的成敗評價繫於樓市降溫的速度和成效,但施政報告要處理的是更廣泛、更深層次的民生問題,例如貧富懸殊、老人和弱勢社群的保障,協助市民置業只是其中一環。
其次,政府認為對付當前樓市過熱,沒有單一措施可以像西諺說的「銀子彈」(silver bullet)般「一槍搞掂」。因為在聯繫匯率下,港元利率必須緊隨美元利率,香港不能單方面加息去遏抑資產泡沫,至於增加土地和樓房供應,長遠來說當然是最治本的辦法,可惜遠水難救近火。
陸續顯整治決心抑炒風
既然加息和增加供應等重招用不上,政府只能夠見步行步,以收緊樓宇按揭、限制炒樓、加推小型土地等措施,暫時紓緩樓市升溫壓力,希望市場活躍人士看到政府有決心逐步整治樓市,顧慮政府陸續有來的後着,收斂投機之風。政府稱這策略為「逐步加碼」,暗示在9月資助房屋檢討完成和10月施政報告發表時,還會有更進一步的措施出台。
明報記者
回應 (0)
2025年01月14日 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