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前日推出「新9招」遏抑樓市炒風,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認為,出台的政策是因應目前或短期的需要,有一定作用,但政府長遠應在房屋問題上作中長期評估及規劃,包括評估年輕家庭的住屋需要和負擔能力,他建議政府為這類家庭推出類似居屋的補貼性房屋。
促盡早研究長遠房屋規劃
梁振英昨日出席蘇屋邨的公屋文化講座時表示,現時樓價屬高水平,社會很多家庭的負擔能力根本不能置業,政府要解決問題,只有兩種做法,包括提供補貼性房屋,或將樓價遏抑至居民可負擔。
遏抑樓價將影響金融體系
梁振英續說,遏抑樓價對市場、投資及金融體系有一定影響,建議政府應提供補貼性房屋協助市民置業,又說居屋政策在過去數十年有相當成效,政府在有關計劃的公帑補貼及開支都較興建出租公屋低,因後者的管理維修費比租金還要高。
他提醒政府,必須研究長遠房屋策略,因無論從土地開發、供應到建造,都需要長時間完成。
他在分享有關公屋文化的看法時說,現時本港的問題不單是年輕人不能置業,更包括市民的住屋質素等,他認為1950年代石硤尾大火發生後,當時政府沒有考慮會否影響經濟等因素,只要有利民生的便去做,包括興建公屋等,這是好的做法,又說社會應有目標,令市民的居住環境不斷改善。
年幼羨蘇屋邨有獨立廁所
梁振英發言時更特別提到,他小時候住在警察宿舍,當時政策不容許退休警察申請公屋,故他在爸爸退休前「搏命穿膠花」、「否則可能要瞓街」,他又說十分羨慕蘇屋邨居民,因公屋的設備較他從前住的警察宿舍好,有獨立的洗手間;屋邨的鄰舍關係亦很融洽。
回應 (0)
2025年01月31日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