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古老的東方有一條火龍,但它的名字不一定叫大坑,港島薄扶林村原來亦有一條盤踞百年的火龍,每年中秋也靜靜擺舞。為恭賀火龍百歲大壽,並配合「南區旅遊文化節」,今年薄扶林村將有歷來最長的火龍,市民不單可以看,還可以觸摸、上香,甚至親嘗成為火龍一員的滋味。
長70米歷來最長 擬申健力士
隱於鬧市的薄扶林村已有200多年歷史,如眾多鄉土習俗般,舞火龍也是因早年瘟疫橫行而開始,村民相傳其歷史與大坑的火龍不遑多讓,甚至有薄扶林村才是本土舞火龍發源地之說。
8歲已學紮火龍的原居民吳江乾憶述,早年村民舞火龍大多為牟利,三五成群紮起火龍後便向村民籌「香油錢」,但事實上大部分會落入自己口袋,最興盛時同時有9條火龍。1970年代曾有村民在火龍上紮上水果刀、鐵尺來鬥火龍,終惹來爭端,聞說年輕時的前警務處長李明逵親率同僚調停,舞火龍自此停辦,直至90年代復辦至今,但吳江乾慨嘆現時村內只有三數人有志紮火龍。原居民代表陳佩珍表示,薄扶林村火龍的最大特色便是全民參與,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同類節慶,這條長約70米、有36對腳的巨龍可讓村內村外的中外人士觸摸、上香,「很自由,舞起條龍也可以」。村民計劃把這條歷來最長的火龍申請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
巡遊薄扶林道慶中秋
為推廣南區旅遊發展,區議會今年舉辦了「南區旅遊文化節」,今年100歲生辰的薄扶林村火龍是重頭戲之一,下月22日中秋節下午,將由《天姬送子》、《八仙賀壽》等粵劇戲曲打頭陣,至晚上7時便會舞起火龍,巡遊三遍村口對出的薄扶林道,再經華富邨、瀑布灣公園,最後把龍放到海中,「龍歸滄海」,其間一條小火龍亦會在村內穿梭,為村民送上祝福。
回應 (0)
2025年01月05日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