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來一段時間,市場幾乎將所有焦點都集中於美國公布的數據上,包括樓市、就業及大量的領先指標,期望可以從中得知會否陷入雙底衰退,進而在加推量化寬鬆政策前早作投資部署。但在此之前,資金仍然苦無出路,須繼續滯留於美元或日圓等資產避險。
美國經濟雖大有機會陷入雙底衰退,且全球經濟一體化下,其他國家亦無法置身事外。不過市場已非如雷曼兄弟破產時全無準備,一些經濟較好的國家相信不至再陷衰退。因此以澳元為首、具息差優勢的商品貨幣,仍然是中長線投資者的不二選擇。至於短線交易,避險情緒對市場短期內的影響難以預料,選擇一些波幅低、前景佳的貨幣自然是首要條件。
今年以來升多跌少
從附圖所見,年初至今6隻主要貨幣中以加元波幅最小,其他貨幣至少都有超過一成以上的累計波幅,尤其是受債務危機影響的歐洲貨幣。而且從趨勢上看,加元始終是升多跌少,在近期美元大幅攀升下,也只抵消了之前兌加元的跌幅。反觀其他貨幣,近月均已錄得不同程度下跌。雖然外匯可沽可買,波幅太低難免乏味,不過當下匯市缺乏明顯方向,美元、日圓的避險效用能持續多久亦未可知。畢竟兩國皆需要一個弱勢貨幣來刺激未來經濟,因此大舉沽空外幣結果可能會得不償失。
美日貨幣強勢未必能持續
如此一來,目前各主要貨幣中,只剩加元這種波幅小且經濟前景佳的貨幣可供選擇。另外,筆者近來多次提及亞洲貨幣,雖然亞洲貨幣多屬發展中國家,該類貨幣在儲備及流通性上皆不及主要貨幣,但未來多是經濟增長快速且動力充足,因此可作為分散投資的選擇之一。
劉鑫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
回應 (0)
2025年01月08日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