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6青少年同廈自殺亡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8月31日 19:58
2010年08月31日 19:58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自殺小情侶5月19日在上水天平邨天喜樓跳樓殉情後,早前已接連有兩人跳樓,至昨日同大廈又再有兩人分別跳樓和吊頸身亡,3個半月內已有6人自殺身亡,全部都是23歲或以下的年輕人,連串事件令邨內人心惶惶,有居民慨嘆﹕「仲要死幾多人先夠?」

墮樓青年疑工作不順

昨清晨6時跳樓的死者陳潤傑(23歲),與父母和弟弟同住天喜樓35樓某室,在梯間跳樓後跌落單車停泊處,掛屍欄杆,該位置距離小情侶墮樓處僅約5呎。陳父得悉兒子慘死,立即回家拿來一件外套,蓋在兒子屍首上,他悲痛地說﹕「如果是忤逆仔都算,但他偏偏是孝順仔,又這麼後生,我真係接受唔到。」

陳潤傑父母透露,傑仔學業成績不理想,會考重讀亦只得7分,出來打工投身飲食業,任職樓面等工作,曾先後任職「扒王之王」、「稻香」及「太興」等多間大型飲食集團。他們表示,兒子買了不少飲食業管理書籍在家閱讀,更自製筆記寫下重點,看得出他有心在飲食行業發展。

傑仔早前在銅鑼灣一間泰國茶館工作,做了一個星期便被辭退,家中留下帶回家中的制服。陳父說,兒子性格內向,有壓力只會放在心中,不會說出來,兒子近日已因工作不順利悶悶不樂,傑仔在父親開解時,曾哭訴工作不如意。

好友車禍患癌離世

陳母透露,曾聽過兒子與友人通電話時,說遭行內人在網上「封殺」,但由於陳母不懂電腦,未能詳細了解來龍去脈。陳父相信兒子自殺只是一時之氣,但他慨嘆傑仔可能對事業業發展看得太重,雖然已多番勉勵他薪金多少不是生活快樂的關鍵,又以自己「當長散水喉工」的經歷勉勵,可惜仍未能阻止悲劇。陳母說,傑仔身邊有好友在他十多歲時遇車禍死去,又有友人患癌病逝,可能令他的人生觀偏向悲觀。

記者昨午仍在追訪跳樓事件時,天喜樓又傳來死訊。23歲青年劉×強被發現在20樓住所內上吊,當場死亡。據了解,劉某的雙親已離異,他與父親和兄長同住,家庭有社工跟進。昨午約5時,劉母到來探望,發現兒子阿強在屋內廚房上吊,救護員趕至時證實他已明顯死亡。現場消息指出,劉某在馬會當馬伕,工作不愉快,疑加上父母離異打擊,最終在家自縊,惟警方在現場未發現遺書。

學者:受困者或模仿自殺

中大精神科教授李誠指出,天平邨天喜樓短時間內連續發生多宗自殺事件,部分原因可能涉及模仿行為(copycat)。李說,自殺者可能閱讀發生在天喜樓的自殺新聞後,觸發模仿的自殺行為,導致接連有人跳樓。李誠強調,自殺者絕大多數本身受到不同問題困擾,感到走投無路才會自殺,絕不會無原無故模仿他人跳樓。

李誠補充,公屋居民佔本港人口一定比例,較易遭受家庭或經濟問題困擾,加上居住密度高,自殺率較家境富裕人士高,同一幢屋邨大廈經常有人跳樓,甚至出現「傳染」自殺行為不足為奇。

■自殺求助熱線

生命熱線:2382 0000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社署24小時熱線:2343 2255

青協「關心一線」:2777 8899

資料來源:明報資料室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5年01月31日 18:29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5年01月31日 18:06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5年01月31日 18:06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va
2023年01月23日 18:10
thank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3年01月21日 20:56
thank
3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