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經過近1年的波折,多名本港富豪聯手通過借殼中策集團(0235)、「蛇吞象」式跨境收購台灣第一大壽險公司南山人壽的計劃,最終被台灣監管機構否決。消息在昨日中午休市時曝光,中策隨即在下午停牌,這隻曾經因併購概念單日瘋漲近八成、高見1元的細價股,復牌後可能急挫。南山母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昨晚表示,將與中策商討是否上訴。一旦放棄上訴或上訴失敗,中策股價恐打回原形,隨時暴跌逾六成。
台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昨日中午宣布,由於未取得事業主管機構,即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許可,故未能通過中策收購南山一事。中策隨即宣布下午停牌,上午股價則未有異動,在0.52元水平徘徊,中午收市無升跌。
長遠資金要求不過關
台灣金管會昨日傍晚在台灣召開記者會,副主委吳當傑解釋,按今次審議的5大原則,當中有2項原則不符合,包括買方必須有財務能力以應付增資需求,以及具長期經營的承諾。據了解,金管會關注中策及合作伙伴博智金融,股東結構架牀疊屋,過於複雜,股東輕易可轉移股份,認為不適宜擔任保險公司的股東。
中策去年與前花旗高層麥睿彬(Robert Morse)控股的博智,以8、2之比的控股方式合組「博智南山」,博智南山於去年11月與AIG簽署協議,以21.5億美元(約167.7億港元)收購南山人壽97.59%股權。本身全無資金實力的中策,其實只是一個融資平台,在華資證券商金利豐穿針引線下,多名城中富豪承諾以認購可換股債券方式,當交易獲批准後就會注資中策。這種財技卻惹來台灣方面懷疑中策具有大陸資金背景,以及缺乏後續資金等疑慮。
中策為求交易過關,高薪聘用前匯豐銀行大班柯清輝出任行政總裁,以及前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擔當非執行主席,兩人到台灣游說監管機構和遞交申請文件,過情一波三折(見另文)。
AIG:加額外條件 有望通過上訴
《彭博》報道,AIG昨晚發出聲明指出,正與中策商討提出上訴,並認為集團提出的額外條件,包括中策願意至少持有南山7年,及AIG願提供3.25億美元以確保資金供應,已足夠釋除當局疑慮。
自去年11月中策宣布收購南山人壽後,股價走勢一度如脫韁野馬,曾一度單日飈升78%,並吸引不少散戶垂青。惟收購前景多月來時雨時睛,股價亦如坐過山車(見圖)。近月審核過程膠着,股價走勢趨平穩,在0.5元左右水平裹足不前。
Webb曾警告 每股只值0.18元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去年已警告,中策出現泡沫,股價應只值0.181元。與昨午收市價比較,跌幅可達65%。更甚的是,中策前日公布的中期業績顯示,該公司上半年轉盈為虧,在行政支出激增3倍下,半年虧損8430萬元,每股虧損0.023元。
(明報記者羅羽庭報道)
2025年01月30日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