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面對未來中學收生不足形成的殺校大潮,教育局去年已引入中學自願縮班措施,鼓勵收生達5班的學校率先縮至4班,共同承擔收生下跌震盪。但自願措施成效不彰,新學年僅23校參與,教育局正部署短期內公布新一輪「強制」措施,包括要求全港約120間班房不足30個、但每級仍開5班的「擠迫」校,須劃一由5班變4班,既增加課室配合新高中課程,也將學生分流至其他學校。
轉型特色校 可豁免被殺
據了解,中學校長會明日將舉行大型交流會,邀請大部分中學校長參加,研究政府建議。政府部署中的紓緩中學殺校措施,除強制擠迫校縮班外,另提供3種選擇,包括容許辦學團體將收生不足的學校合併,但騰空的校舍可保留作其他福利用途,如社區中心及長者學院等。政府亦會鼓勵學校轉型為提供創意或體藝培訓的特色學校,獲批者可豁免殺校。又或與同區學校結成網絡學校,合辦高中課程(見圖表)。
隨着出生率下跌,本港中學生數目由現時至2016年將減少2萬人,部分中學將因中一無法取錄61人、滿足3班「開班線」,被要求停辦。目前全港約400所中學,有約240所中學開5班,同時有33間中學僅能開3班,成為高危「被殺」中學。
據悉,教育局相信,整體學生下跌問題,應由全體學校分擔,不能全由下游中學承受,有教育界人士向本報指出﹕「中學生數目跌幅逾兩成 ,第一、第二及第三組別應以相若比例減少學額,而非停辦所有第三組別中學,否則會引起不同組別學生在同一中學讀書等學習差異問題。」
五大重災區 59校擠迫
針對部分每級開5班的學校,同時面對校舍課室不足的擠迫問題,教育局傾向引入強制縮班措施,要求全港約120間班房不足30個、無法為每級5班學校提供獨立班房的「擠迫」中學,強制劃一由5班變4班,使學校可善用課室配合新高中課程教育,並將學生分流至其他中學。
約120間被納入縮班的中學中,共有59間位於五大收生重災區,其中沙田、元朗及屯門各佔15間,港島東和大埔則分別有8間和6間。
津中議會贊同 校長會明討論
津中議會明日與十八區中學校長會聯席會議召開全港中學校長交流會,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廖亞全表示,歡迎任何紓緩中學殺校的措施,並指議會立場認為,若學校校舍擠迫,減班實屬合理。不過他同時指出,教育局的自願減班最後一輪申請於明年7月才截止,「若自願和強行減班的措施同時推行,教育局要考慮教師人手、各區適齡學童人口等問題」。
廖亞全又指出,交流會將以收集校長意見為主,會後將向全港中學作問卷調查,之後再討論。
明報記者 賴偉家 蕭輝浩 鄭穎瑩
2025年04月09日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