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李子揚:最初,中央政府的人事部和中組部對我們獵頭公司很有戒心。人才屬國家資產,他們擔心外資企業會向國企挖角,對國家造成損失。幸好我們不敢也不會這樣做,得罪官府就很可能被吊銷牌照。我們做的只是外企之間的獵頭生意。况且,在90年代,國企人員對於在外企工作也不太接受,他們覺得外企飯碗缺乏保障,而且不熟悉外企運作,英語運用也有點困難。
在內地一定不可以跟國家政策對着幹,一定要跟政策走,乘風而行總勝過逆風抗戰。入境問禁、入鄉隨俗也是基本的生意之道,我們應盡量不犯別人的忌諱。到今天,我們依然絕大部分、超過95%的生意都是外企之間的獵頭生意。
現在也不只是外企之間獵頭,內地的大型民企也會向外企獵頭,例如尚德,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矽板製造商,我們為他們從強生找到了企業發展和人力資源的副總裁,有他的助力尚德可以做得更強更大。
內地企業皇親國戚多 外人不自在
偶然也有國企或民企人才想投身外企,不過風險比較高。我認為民企和外企的人才仍需要時間磨合。外企的人常常講制度,以制度為依歸,但內地企業會說制度是為(話事)人服務的!但外企不能不講制度,沒有制度就無從管理,也就是沒有章法,也就不會有好結果。有些內地企業也有太多皇親國戚,外來人才如加入,也渾身不自在。要到民企老闆接受了「職業經理人」的概念,願意放權,雙方才能合拍,但這種情况尚不普遍。
回應 (0)
2025年04月18日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