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進行白內障切除手術時,眼科醫生會在角膜邊開一個小孔,再從小孔伸入吸管,管上鈎上一塊鐵片,用來把老化的眼晴晶體剁成碎片,然後用超聲波乳化技術溶化碎片,再用吸管把碎片吸走。
有眼科醫生說,由於碎片有可能藏在眼邊的隙縫,醫生會用水徹底把碎片冲出來,或用啫喱把眼睛撐開以清理碎片,在確認沒有異物後才換上人工晶體。上述步驟是白內障切除手術的基本程序,故不應發生晶體碎片遺留在病人眼內。
若晶體碎片遺留在眼內,便要再做手術把碎片取出,由於最初做完白內障切除手術,傷口可能不穩定,若醫生不懷疑手術有失誤,便不會放大瞳孔覆查,但碎片留在眼內可導致視力受損,碎片停留時間愈長後果愈嚴重,甚至可引致失明。
眼睛晶體主要是把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令眼睛產生屈光作用,可以看到遠和近的事物,若晶體退化變成灰濛濛,形成白內障會令視野不清,需要接受白內障切除手術,換上人工晶體才可看清景物。
回應 (0)
2025年04月27日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