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金融市場在全球怎麼算也能排在前10名,可是產品相當單一,只有股票相關的產品獨當一面,債券相關的產品,尤其是零售方面,則是乏善可陳。要真正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多元化的發展,幾乎是必須的。
不說香港發展的大方向,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投資組合亦不應太過單一。根據現代投資理論,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不單可降低成本,更可提高回報率,只是其中涉及的理論太過深奧,這裏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讀者可找相關的書籍研究一下。
中行人債風險低 資金新出路
早前憧憬人民幣升值,不少投資者買了一些人民幣,雖說人民幣的利率較港元接近零的利率稍高,但亦是不太吸引,如不是憧憬人民幣每年有3%至5%的升值潛力,恐怕不少投資者已將手上的人民幣沽出。如今這筆人民幣有了新的出路。
中國銀行發行最多50億元人民幣債券,零售部分由9月8日至9月24日期間接受認購,兩年期票面利率2.65厘,3年期票面息率2.9厘,入場費每手1萬元人民幣,每半年付息一次,共17家銀行分銷。過往兩次中行在港發人民幣債券均為一人一手,中行發言人1稱今次亦會考慮一人一手,不過最終視乎認購反應而定。
投資債券,尤其是中行這類人民幣債券,風險相對較低,利息加上人民升值的潛力,回報合理,由於資金欠出路,尤其是手頭上有人民幣資金的投資者,對這類產品有相當的需求,因此每當有類似產品推出,總會賣個滿堂紅。
利率趨升 宜選短債
債券投資風險較低,但並不是毫無風險,尤其是在利率趨升的大前提下。另外,投資期最短為兩年,在零售市場並不完善的情况下,想要套現,並不容易,投資者要有持至期滿的準備。
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債券的比重取決於投資者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詳情最好是與你的投資顧問了解清楚。一般來說,進取的投資者的投資組合,債券佔比少於一成,保守的投資者,債券的比重可能達八成以上(當然,在香港目前債券市場不完善的情况下,想要如此高的比重亦不容易)。所以,投資前的風險評估工作宜認真對待,而不是走走形式。
唐焱
中國光大控股市場策略部主管
2025年04月30日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