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計劃將於2012年前落成,校方正籌建「大學街」行人走廊連接新舊校園,但原來港大師生充滿集體回憶的中山廣場地標樹卻重置無期。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發現,去年港大斬去廣場地標樹後,該地土壤滿佈建築廢料,植物根部被破壞,現場只餘數個盆栽。由於廣場須重新發展,地標樹重置無期。
俗稱「開心公園」的中山廣場(即鈕魯詩樓外)一直是港大師生聚腳地,吸引大批學生在樹蔭下休憩,但原來高達18米的地標樹石栗,去年6月被真菌入侵而須斬去,至今僅餘數棵盆栽。
校方整年無跟進
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接受訪問時稱去年斬樹後,已向校方提交計劃書,促請原位再種大樹,回復廣場舊貌。他更物色了另一種樹「節果決明」,春夏時會開滿粉紅花。
現場土壤棄建築廢料
但他發現,事隔一年後校方仍遲遲未重栽大樹,他更發現現場土壤滿佈建築廢料,破壞植物根部,現時需徹底換泥才可植樹。他說﹕「我每天經過廣場也有一個心願,最希望8年後退休之前能夢想成真……港大不少舊生及學生對開心樹有集體回憶,任何建設計劃均可與種大樹並行。」
現時中山廣場由於缺乏樹蔭,中午時份陽光較以往猛烈,聚腳人流減少,以往常出入廣場的港大校友莫同學說,舊的「開心樹」彷彿是他的朋友一樣,以前舉辦活動總會有這「成員」出現,不希望未來港大同學缺少了這份回憶。
港大﹕未有重種方案
港大發言人指,中山廣場範圍已納入百周年校園「大學街」工程之內,連接黃克競平台及新大樓等地方,終點將在廣場附近,目前未有重種大樹方案。港大指出,中山廣場發展方案未決定,當中包括植樹或改成其他具社會功能設施,預計最快明年才會探討,但港大針對大學擴展會移植及新種樹木。
詹志勇則重申,大學可採取「樹木不靚不搬」的策略,部分有價值樹木需要保留,而無價值的樹種,如台灣相思、銀杏歡等,隨處也可找到,未必要保存移植,建議斬樹後再買新樹補種。
明報記者 鄭穎瑩
2023年04月21日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