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最少干預」保育 留中環街市原味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30日 07:59
2011年04月30日 07: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活化保育中環街市的4個設計當中,以TFP FARRELLS的「保育回憶,活化中區」設計最突顯中環街市原汁原味的一面,不但沒有像其他設計般在天台增添新建築,甚至內部間隔都盡量不改動。設計公司的高級項目董事李國興表示,希望還原中環街市的原本功能,因此會開設多個街市攤檔,售賣蔬菜生果。

這個方案標榜「最少干預」,從外部觀察唯一明顯的改變,就是將玻璃窗變成綠色和藍色,以及地下的石屎牆變成落地玻璃,增加通透感。

玻璃外牆 基本間隔不變

有別於其他方案大幅改裝天台,這個方案只是在天台加了一個觀景台和小型玻璃天幕,以及將一半的天井加上遮蓋,即使下雨天,天井位都可以繼續舉行展覽。

至於內部間隔基本不變,只是更換成強化樓板和牆柱,解決這幢老建築的失修問題。四層空間各有功能,第一層是休憩空間,第二層是餐廳,第三層是街市商舖,第四層則是露天場所和茶座。

李國興表示,希望還原這個數十年歷史街市的功能,因此在近域多利皇后街的攤檔會變回街市,售賣蔬果、有機農作物等。

問及不改動中環街市設計,會否在吸引人流方面較「輸蝕」,李國興認為,吸引人流最重要是看公共空間的節目編排、特色餐飲等,「這些一樣能夠吸引人流,不一定要有多樣的設計」。他又表示,這四個方案,讓市民看到兩個方向,由以保育作為重點,去到天馬行空設計,他接觸過的市民中,也有不少是欣賞保育這一部分。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wah2021
2021年12月25日 17:50
Thx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