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紅棗焗水是常識,但近期網絡界、OL界,大力吹捧南棗水,指它補而不燥!這到底是傳聞還是事實?莫非從今以後應捨紅取「南」?
另外,每講起買南棗,不少人呻價錢貴,且市面上充斥假貨,不懂分辨,到底有沒有方法分清真假?
血虛體質不怕燥
補血,南棗好過紅棗,因為補而不燥!到底是否屬實?註冊中醫麥超常想了想,答道:「紅棗的確比南棗燥,但補血效能相若,不過,並不代表南棗的保健效能比紅棗佳,反而兩者分別不大。因為需要補血的人,多屬血虛體質,根本不怕燥。而受不了紅棗燥熱的人士,同樣有機會受不了南棗,因南棗雖燥性較低,但依然偏溫熱。」
他亦指,香港有不少血虛人士,主要跟生活習慣有關,「愛晚睡,嗜凍飲、生冷及肥膩食物,都易傷脾,令脾難以產生血,而引致血虛。當中以女士居多,因男士的雄性激素的造血能力較強,故血虛問題不及女士普遍」。
燥性較低 但仍偏溫熱
坊間誇大南棗的功效,認為比紅棗優勝,但中醫入藥用來治血虛的,卻是紅棗。麥超常說:「紅棗是常用中藥,稱為大棗,用以補血、安神,如脾胃差,皮膚因不夠血而粗糙、多裂紋者適用,而治療抑鬱症,亦有一藥方名為『甘麥大棗湯』。但坊間對大棗的定義不時出現混淆,不論紅棗、南棗、黑棗,只要體積較大,就籠統叫作大棗。所以在藥材舖見到寫明大棗,都不一定等於紅棗。」
究竟什麼人適合飲用紅棗水或南棗水?「血虛人士適用,常見徵狀為面青口唇白,易頭暈、眼花、易倦,有時會手腳冰凍,女士則會月經周期不穩定或月經量少。血虛若由脾虛引致,亦可能會大便稀爛,呈芝麻糊狀,這類人士則須健脾補血。血虛的病人除了服用中藥,我平日亦會建議病人飲紅棗水,幫助補血、補脾胃。紅棗的數目,一般需由中醫師按個別體質建議,如每日三四顆紅棗,供一日飲用,屬安全分量。製作方法簡單,只需將三四顆紅棗放入瓦杯或保溫杯,以小匙將紅棗輕輕一壓,然後加入大熱滾水,焗二、三十分鐘即成,而當日亦可不斷添加熱水再泡,最後再將紅棗渣吃掉。當然,若怕紅棗太燥,改用南棗泡亦可。血虛病人通常會持續每日飲用紅棗水一段時間,直至月經情况穩定或其他血虛徵狀改善後,便會停服藥物及紅棗水,之後若偶然一星期飲用一至兩次,問題不大。」
有些女士會焗製三棗茶,將三顆紅棗,改為紅棗、南棗、蜜棗各一顆,麥超常認為這方法可中和紅棗的燥性,因南棗和蜜棗的燥性較低,但若想補血力強,紅棗水的效果較佳。而經白糖加工的蜜棗,味道較甜,多用來煲湯,其補血效能較弱,但可同時補脾、滋陰,不過不適合糖尿病人士食用。
飲後上火 惹菌招感冒
而不少女士擔心,月經期間飲用紅棗或南棗水,會令月經量忽然大增,以致流失大量經血令身體更虛,故須經後才飲用。但麥超常指,臨牀所見,只有少數病人出現這問題,因紅棗或南棗只是補血力強,而非旺血,只有旺血藥(如人參),才特別需要注意。
他補充:「其實只要體質適合,不是燥熱、陰虛火旺型人士,飲紅棗或南棗水均沒有太大問題。當然,一旦出現不適症狀,如飲後易生口瘡、暗瘡,應立即停止,而曾有體質燥熱人士,因飲後上火而喉乾,惹細菌感染引起感冒。此外,由濕熱或感冒引起的腹瀉,即大便稀爛或仍帶有形狀、臭味濃烈,則不宜飲用,否則易令腹瀉加劇。」
文:吳穎湘
插畫:鍾錦榮
圖﹕吳穎湘、 RyanKing999@iStockphoto
編輯:蔡康琪
feature@mingpao.com
資料來源︰明報專訊 2016年04月01日
2022年04月10日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