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近日有人在酒店食自助餐,懷疑曾進食生蠔、龍蝦和刺身後食物中毒,有網民就指夏天食物容易變壞,亦有人指不吃生蠔就可以,因為吃生的生蠔非常容易出事,到底生蠔真的較易出事嗎?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指,生蠔是最常導致食物中毒的一種食物,因為蠔以過濾海水的方式進食,所以會把海水裏含的細菌和病毒濃縮。海水中會含有怎麼樣的細菌呢?姚指受污染的水域可能會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甚至霍亂弧菌,這些菌都可以附在生蠔表面及被其吸收,在蠔的體內積聚,而當我們進食受污染的蠔,很容易連蠔帶菌一起帶進身體內。另外,由於夏天的溫度會較高,細菌的繁殖速度在較高的溫度下會增快,因此感染人的機會亦會較大,他建議生蠔,刺身等生的食物,最好在室溫一至兩小時內要食用。
廚師徐蒝指,蠔比較難用肉眼分辨其新鮮程度,蠔即使漲卜卜都不能肯定它有多新鮮,而刺身一般都是看它的光澤,最好是令蠟蠟的,而且顏色較鮮艷。不過並非所有刺身都可以一概而論,例如海膽一定要呈乾身,無水份在表面方為新鮮。徐蒝給市民的貼士便是“when in doubt leave it out’’,不肯定時就不要進食。醫生亦有提醒,任何食物一次過進食太多都會引致消化不良,正所謂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最重要還是適可而止。
記者:陳傲紫
回應 (0)
2025年01月09日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