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工作忙時食無定時,你有沒有試過餓到盡頭,隔了一段時間過後,又突然不餓了,原來肚餓真的會習慣成自然。大腦和胃發出訊號是周期性的,約半小時後,身體就會習慣飢餓感。腸胃科醫生姚志謙指出我們差不多到平常進食的時間,腸胃就會自動開始蠕動,包括分泌更多胃酸、消化酶。
同時大腦有個胃口中心,胃口到的時候會分泌荷爾蒙,令中樞神經覺得我們要進食。若持續沒有食物刺激胃部,讓它繼續蠕動或分泌消化酶,慢慢就會餓過頭,慢慢沒有肌餓感。如果餓過頭再次進食,胃部要重新進入預備狀態,不要以為餓完一輪要食多些去補充。其實應該要少量地吃,不要突然吃得比平常多。
有些人餓到沒有感覺,更索性食少一餐當減肥,但小心餓出病來。醫生指長期來說要注意肚餓與胃痛同時發生的飢餓性胃痛,首先要看本身有沒有胃病,如果胃黏膜有胃炎或胃損,餓太久而沒有東西中和胃酸,胃酸刺激到損毀的胃黏膜就會痛。或者就算胃沒有損傷,但胃酸分泌過多而沒有食物中和,都會引致胃痛。一般輕微胃痛都跟胃酸有關,而坊間流傳一些食物可改善胃痛,如飲牛奶或薑水,普遍胃酸引致的胃痛可吃甚麼急救呢?一些鹼性的食物,如梳打餅、奶都可以穩定酸鹼度,當然喝水也可稀釋酸度,對胃痛有幫助,如果經常有胃酸倒流的問題,就要小心喝水太多反而會胃脹,有機會令情況更嚴重。
記者:黎婉婷
攝影:張志孟、鄧鴻欣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18年1月20日
回應 (0)
2022年04月23日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