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長者或許對運動存有誤解,以致他們不想或不敢做運動。以下是一些常見對運動的謬誤及事實,希望可以幫助讀者解決長者的疑問,並鼓勵他們培養運動的興趣和習慣。
誤解一
年紀越大,體能便越差,做運動不但不能改善健康,反而會引致受傷,還是不做為妙。
真相一
長者身體機能雖然衰退,但只要做足熱身運動,循序漸進,量力而為,穿著合適的衣服鞋襪,並按正確的教導去做,便可大大減低受傷的機會。
運動對長者生理和心理有莫大好處,包括增進健康,保持手腳靈活、頭腦清醒、體重適中,促進睡眠,增加自信心,減少疾病和醫療費用。我們可以鼓勵長者在開始定期運動一段時間後,留意自己在身體上(例如關節靈活、減少患病,和體重等) 和心理上(例如心情開朗、減少精神緊張) 的改進,以增強他們保持運動習慣的決心。
誤解二
很多長者都患有退化性關節炎,做運動會增加關節的痛楚。
真相二
隨著年紀的增長,由於身體機能退化及不適當地運用關節,關節便會勞損而產生關節炎。注意正確的護理常識及定時練習合適的保健運動,有助減慢關節退化的速度;再配合適量的運動,鍛鍊肌肉以作保護,才是真正治療關節炎的辦法。如有疑問,可諮詢專業人士找出及嘗試適合自己的運動。
誤解三
老人家容易跌倒,減少活動便可避免跌倒的機會。
真相三
減少活動不是防止跌倒的解決方法,相反應從身體機能退化及環境因素著手。運動可減慢身體機能退化是不容置疑的事實,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特別是下肢強化運動),可保持身體機能的狀況,使身體平衡反應常處於敏捷的狀態,防止跌倒。環境因素亦應按各人不同的需要而作出相應的調節。
誤解四
有些長者認為越做不到的動作(例如蹲下、上落樓梯),反而需要做多些,否則怕以後做不到。
真相四
日常動作(例如蹲下、上落樓梯)受阻的常見原因是痛楚或膝關節變形,所以在這情況下,不應重複地練習,因為重複蹲下及上落樓梯會導致勞損,反而加速退化,並不能改善活動情況。
誤解五
人老易肥,節食便可減少體重,無須做運動來控制體重那麼辛苦。
真相五
不恰當的節食會影響健康,均衡飲食及適當的運動才是有效控制體重的秘方。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士,初做運動時可能會感到吃力,但只要有耐心恆心,按部就班,身體機能便會慢慢適應,自然就不會感到辛苦。
誤解六
又要做家務,又要照顧老伴和兒孫,已經夠忙,夠運動量,不用抽額外時間去運動。
真相六
多做家務及日常工作總比只呆坐或不活動好,但大多是一些重複性及勞損某部份的身體,並不全面,而且一般家務未必達到中等程度的運動量。
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可充任良好照顧者的角色。長者可以重新編排每天的運作,優先安排運動時間,並把運動編排在日常生活流程中。例如在每天早餐後或黃昏到公園散步20 分鐘。如遇無可避免的繁忙日子,可就地取材作適當的運動,如看電視時作柔軟體操或踩健身單車。
誤解七
「我自己一個人無人作伴去運動,好難為情、又危險,一旦有事無人知,家人也不是太支持。」
真相七
運動有很多種類,就算一個人也可做運動。我們也可以鼓勵他們尋找一些有長者聚集運動的地方,倘若每天外出運動,多認識一些對運動有共同興趣的朋友,就能有助長者保持運動的恆心。
誤解八
「我居住環境附近沒有適合的場地和運動器材;而且又不清楚甚麼運動才適合我這個年紀,亦不知怎樣做。」
真相八
每個社區內都有很多運動設施,長者可盡量善用康樂文化事務署或其他團體的各項體育活動及康樂設施如門球班、泳池等。當選擇新居或院舍服務時,可留意周圍的休憩及運動設施。長者亦可選擇在家中運動。
絕大部份的長者都適合做各類運動,重要的是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如有疑問,長者可諮詢專業人士,找出適合自己年紀和身體狀況的運動。透過參加健康講座和實際嘗試,長者均可逐漸掌握到基本運動技巧。此外,長者亦可透過觀察,參加學習班,或請教教練、親友或其他長者,以掌握做運動的技巧。
資料來源: 衛生署長者健康服務
2024年10月14日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