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的化妝水賣點多多,包括「洗臉後進一步清除角質」、「收縮毛孔」或「準備進入另一個護膚程序」,效用是否名副其實?
著有多本成分解構書籍的台灣化妝品成分專欄作家張麗卿,在其著作《優質保養品選擇策略》指出,除非消費者只依賴化妝水來保濕,否則在使用精華素及潤膚霜等情下,化妝水—特別是純保濕或植物性的類別,「倒是可以省省」。
至於大多數人以為化妝水可以進一步清潔皮膚,她寫道﹕「這觀念是對的,但做法是錯的。」她認為,應在洗臉及卸妝時就要把臉上的髒東西去掉。一些化妝水之所以具清潔功能,主要是含酒精或溶劑(solubilizing agent),它們卻有刺激皮膚的可能。她的網誌說得更明白,若用化妝棉沾化妝水後擦出很多污垢,表示產品必然含有較高濃度的酒精或溶劑,「可以考慮不要再用再買了」。
「化妝水就是連增稠劑也省下的產品。」香港化妝品技術資源中心商務拓展主任梁國斌稱,化妝水的配方,可以是很少或很多的活性成分加入大量水分。
正如前文提及,由於沒有強制規定要標示濃度,故此消費者只知道產品含有活性成分(例如保濕或美白等),但不知道含有多少。「消費者也是因為今年有了營養標籤法例,才能憑食物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得知是『高糖』還是『低糖』……在護膚品的世界裏,如有活性成分的話,相信也要高濃度才可以發揮作用。」
資料來源︰明報專訊
回應 (0)
2024年11月18日 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