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桃姐》劉德華飾演Roger和家傭的真人真事,有一幕被剪掉了,是買褲子。
同一個牌子、同一個款式、同一個尺寸,Roger會向售貨員要五條,因為每條都可能有少至半吋的差別,他站高、坐下、蹺腳……幾乎所有平常會做的動作都試過了,再在五條褲中選三條;然後再試第二遍,選出兩條;試第三遍,仔細感覺最後才選出一條來。買一條褲子,通常要試身半小時,有一次售貨員還以為他在更衣室暈倒!
曾經訪問真人Roger,他說得理直氣壯:「這條褲子,我起碼穿十年以上,不是穿幾次便丟掉,當然要花時間試。」
可是這樣十年才買一條褲子,時裝店不都倒閉了嗎?
是的,現在時裝店是在賺大錢!Bloomberg Businessweek上月報道,H&M過去十年的毛利率都超過50%,2012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ZARA老闆Amancio Ortega跳升兩位,成為全球第五首富。
財源可以滾滾來,因為這些品牌厲害地創造了顧客買衣服的需要:買買買買買!衫,買幾多都不夠!傳統時裝店一年主要賣春夏和秋冬兩個系統,每個系列會準備好大約七成的衣服,反應好再加單,但像ZARA,每兩個星期便會推出新款,每個款式只會準備兩成,視乎反應馬上增加或馬上運走。一年至少有二萬多種款式,由生產到運去分店整個物流系統透過尖端通訊科技,可以短至五日內把新衫推出市場。
國際時裝設計大師一推出了新系列、名人演員一穿上了甚麼矚目衣服,馬上抄款,侵犯版權?直接便付罰款,因為全球熱賣的利潤一定更高。有個笑話:麥當娜巡迴演唱會還沒完,歌迷已經可以買到類似她第一場穿着的廉價成衣。
現在買衣服,不看天氣看心情,上衣$49,褲子$199,便宜如薯片朱古力,想也不用想,甚至試也不用試,價錢低到一個地步,不合身也懶得拿去退貨,偶爾執衣櫃便把一堆還沒剪牌的衣服捐掉算了。就算穿得好看,洗幾次就變形,送給二手店也沒人要。
英國有調查顯示,自從九十年代Fast Fashion引入市場,國民買衫數目持續增加,傳統時裝店一年平均只光顧五次,但這類Fast Fashion大型連鎖店,一年平均光顧十七次。香港環保機構自然脈絡在2010年訪問過千市民,54%被訪者表示每隔一至兩星期便會買新衣服,20%更是每隔一星期甚至少於一星期,大部份被訪者每兩個月便會丟衣服,近八成會丟二十件以上。
難怪Fast Fashion現在又叫Landfill Fashion,堆填時裝,衣服即棄如紙巾!
再想下去會心疼:種棉花非常耗水,又使用大量農藥,由生產成棉布到製作成棉衣,每一步都會有次貨要丟掉,幸運地放進店裏出售,並且幸運地賣得出,很快也是淪落堆填區。我們其實都在支付環境成本。
換來的經濟利益,最大的一塊,不是推動你我的本土經濟、增加就業,而是落進了財團老闆的口袋。更殘酷的現實是,如今在埋單的,是孟加拉,這國家已經僅次於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時裝業出口國。2010年經過多次大規模抗議,服裝工人的最低工資才從每月約20美金提高至37美金,換言之人民幣還不到三百元,連中國老闆都到來投資。
孟加拉全國超過五千家服裝工廠,供應TOMMY HILFIGER、GAP、H&M等十二個全球時裝品牌,推出新款、轉變顏色,「即食時裝店」每一個銷售決定,都會令大批工人日夜開工。製衣廠房環境惡劣,去年十一月,大火死了過百人,剛剛二月又是另一場火災,起碼七人死亡。官商勾結,廠商東主擁有極大政治影響力,保護勞工的法例非常難以通過。
一件衣服可以如此便宜,地球和人們都在付代價。
收拾衣櫃小貼士
女人,85%時間穿的,都是衣櫃裏15%的衣服。連時裝西太后Vivienne Westwood,都公開呼籲暫停買衫,不如好好執衣櫃。
每件衣服出現在衣櫃都有理由!想想當初為甚麼買?本來想怎樣穿?更重要是,為甚麼衣櫃堆積的,和穿上身的,總是有落差?
把所有衣服拿出來,認真分類,所有外套、裙子、褲子……全部排開,一見便會見到有多少種配搭。合穿的衣服按類放回衣櫃,剩下再放入三個箱子:可以找裁縫修改、賣掉、送掉。
作者:陳曉蕾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2013年3月23日
2024年09月13日 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