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文化博物館今天(4月18日)起至2013年8月26日,推出「天風舊夢 --- 高奇峰師徒作品展」,讓市民認識嶺南畫派始創人之一,高奇峰及其弟子的畫藝。
展品約有30件珍藏,涵蓋高奇峰及被譽為「天風七子」的弟子作品,展示嶺南畫派的承傳。
高奇峰作畫的題材以翎毛、猛禽、走獸、花卉和山水為主,他擅於用色和水墨渲染,亦注重寫生。他幼時在胞兄高劍父指導下習畫,1907年到日本學畫,從中西畫學各取所長,為嶺南畫壇帶來嶄新的格局。
正值英年的高奇峰因染上肺病,於1929年在廣州二沙島療養,並自建「天風樓」設帳授徒,經常於天風樓與弟子談藝作畫。1933年11月2日在上海逝世。
「天風七子」各擅勝場,其中周一峰的傳統畫藝最為深湛,何漆園能融合中西之長。張坤儀專攻花鳥,黃少強則擅寫人物。葉少秉於理論方面頗有建樹,容漱石則較為低調。趙少昂16歲起隨高奇峰習畫,造就了他日後在藝術上的成就。
有關展覽詳情,可瀏覽香港文化博物館網頁。
香港文化博物館今天(4月18日)起至2013年8月26日,推出「天風舊夢 --- 高奇峰師徒作品展」,讓市民認識嶺南畫派始創人之一,高奇峰及其弟子的畫藝。
展品約有30件珍藏,涵蓋高奇峰及被譽為「天風七子」的弟子作品,展示嶺南畫派的承傳。
高奇峰作畫的題材以翎毛、猛禽、走獸、花卉和山水為主,他擅於用色和水墨渲染,亦注重寫生。他幼時在胞兄高劍父指導下習畫,1907年到日本學畫,從中西畫學各取所長,為嶺南畫壇帶來嶄新的格局。
正值英年的高奇峰因染上肺病,於1929年在廣州二沙島療養,並自建「天風樓」設帳授徒,經常於天風樓與弟子談藝作畫。1933年11月2日在上海逝世。
「天風七子」各擅勝場,其中周一峰的傳統畫藝最為深湛,何漆園能融合中西之長。張坤儀專攻花鳥,黃少強則擅寫人物。葉少秉於理論方面頗有建樹,容漱石則較為低調。趙少昂16歲起隨高奇峰習畫,造就了他日後在藝術上的成就。
有關展覽詳情,可瀏覽香港文化博物館網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