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島舊區新土地供應不多,所以新登場的新盤往往十居其九屬單幢樓。恒基地產(0012)最新推出的西環加倫臺樓花曉譽,與位處般咸道的香港大學和西半山一眾傳統名校,只是咫尺之遙。作為新派精品式樓盤,曉譽目標客源瞄準優皮一族,以及西區的年輕分支家庭,戶型以1、2房單位為主打,配搭時髦的廚房、浴室配套,突出型格味道。
曉譽樓花期雖長達29個月,但物業於2014年底落成時,正好配合港鐵(0066)港島西線通車,可謂食正「港鐵效應」。
曉譽是恒基「H Collection」系列的頭炮(H代表Henderson、意思是「恒基的珍藏」);恒基表示,集團旗下的港島、九龍市區重建項目,今後都會被列入「H Collection」系列之內,項目共通點則全屬走高檔路線的精品式住宅。
2014年通車 往車站步程3分鐘
物業最鮮明賣點,乃是毗鄰預期2014年通車的港島西線香港大學站,由曉譽步行到未來位處山道的車站入口,僅需2、3分鐘;與此同時,曉譽在保德街設有出入口,由此經樓梯上行往般咸道,這裏的社區氛圍可謂充滿學術氣息,因為這裏正是香港大學、聖保羅書院和英皇書院等西半山傳統名校的所在地。
簡而言之,曉譽的亮點就是「賣方便」兼毗鄰名校網,以及未來的港鐵站。
屬單幢項目的曉譽提供133個單位,惟物業屬遠期樓花,預計2014年底才落成,樓花期長達29個月,地盤的平整工程尚未完成,因而不適合要求即買即住的用家。由於發展商將目標客源鎖定為單身優皮客及區內年輕分支家庭,除物業外形講究時尚精品化之外,提供的標準戶型亦以1、2房小巧單位為主。
可拆非主力牆變開放式
曉譽的住宅樓層共30層,標準單位可以分為兩部分﹕2至18樓每層設5伙,單位建築面積由405至537方呎(實用面積293至396方呎),清一色屬1房間隔,而且只設開放式備餐間,沒有正規的廚房。由於單位平均實用率只介乎72%至74%,所以單位內籠相當迷你袖珍;為擴闊居住空間,住戶可能要仿效示範單位般,將睡房屬非主力牆的牆壁拆除,把單位改造為全開放式單位。
另外,加倫臺前臨同區密集的建築物,所以曉譽這類樓盤的中低層單位預計只以樓景為主。
物業的19至33樓(30樓以上屬交樓標準經提升的「行政樓層」),每層單位數量減至4伙,單位建築面積亦改為405至712方呎(實用面積293至525方呎);當中A、B室屬建築面積712、670方呎兩房戶型(實用面積分別525、479方呎),屬曉譽面積最大標準單位。
高層擁維港景致
其中可留意的是高層B室,此款單位坐向正北,30樓以上極高層估計可超越同區舊樓,坐擁西環市區,以至維港景致,加上不設玄關位,配合方正的大廳,而兩間房分別位處大廳的左、右兩側,加上工作平台設在主人房內,變相成為戶主另一個觀景平台,間隔分明。不過,與中低層單位一樣,高層單位平均實用率同樣在7成半以下。
物業頂層35樓,設有兩個面積分別878及1208方呎、另連平台和天台的特色大戶(實用面積639及862方呎),但相信發展商會保留至最後階段,以連全屋裝形式發售,料意向呎價2萬元。
明報記者、攝影﹕林可為
曉譽樓花期雖長達29個月,但物業於2014年底落成時,正好配合港鐵(0066)港島西線通車,可謂食正「港鐵效應」。
曉譽是恒基「H Collection」系列的頭炮(H代表Henderson、意思是「恒基的珍藏」);恒基表示,集團旗下的港島、九龍市區重建項目,今後都會被列入「H Collection」系列之內,項目共通點則全屬走高檔路線的精品式住宅。
2014年通車 往車站步程3分鐘
物業最鮮明賣點,乃是毗鄰預期2014年通車的港島西線香港大學站,由曉譽步行到未來位處山道的車站入口,僅需2、3分鐘;與此同時,曉譽在保德街設有出入口,由此經樓梯上行往般咸道,這裏的社區氛圍可謂充滿學術氣息,因為這裏正是香港大學、聖保羅書院和英皇書院等西半山傳統名校的所在地。
簡而言之,曉譽的亮點就是「賣方便」兼毗鄰名校網,以及未來的港鐵站。
屬單幢項目的曉譽提供133個單位,惟物業屬遠期樓花,預計2014年底才落成,樓花期長達29個月,地盤的平整工程尚未完成,因而不適合要求即買即住的用家。由於發展商將目標客源鎖定為單身優皮客及區內年輕分支家庭,除物業外形講究時尚精品化之外,提供的標準戶型亦以1、2房小巧單位為主。
可拆非主力牆變開放式
曉譽的住宅樓層共30層,標準單位可以分為兩部分﹕2至18樓每層設5伙,單位建築面積由405至537方呎(實用面積293至396方呎),清一色屬1房間隔,而且只設開放式備餐間,沒有正規的廚房。由於單位平均實用率只介乎72%至74%,所以單位內籠相當迷你袖珍;為擴闊居住空間,住戶可能要仿效示範單位般,將睡房屬非主力牆的牆壁拆除,把單位改造為全開放式單位。
另外,加倫臺前臨同區密集的建築物,所以曉譽這類樓盤的中低層單位預計只以樓景為主。
物業的19至33樓(30樓以上屬交樓標準經提升的「行政樓層」),每層單位數量減至4伙,單位建築面積亦改為405至712方呎(實用面積293至525方呎);當中A、B室屬建築面積712、670方呎兩房戶型(實用面積分別525、479方呎),屬曉譽面積最大標準單位。
高層擁維港景致
其中可留意的是高層B室,此款單位坐向正北,30樓以上極高層估計可超越同區舊樓,坐擁西環市區,以至維港景致,加上不設玄關位,配合方正的大廳,而兩間房分別位處大廳的左、右兩側,加上工作平台設在主人房內,變相成為戶主另一個觀景平台,間隔分明。不過,與中低層單位一樣,高層單位平均實用率同樣在7成半以下。
物業頂層35樓,設有兩個面積分別878及1208方呎、另連平台和天台的特色大戶(實用面積639及862方呎),但相信發展商會保留至最後階段,以連全屋裝形式發售,料意向呎價2萬元。
明報記者、攝影﹕林可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