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死者屍體雙手首先浮出水面,直至撈上岸仍維持握拳動作。港大病理學系法醫科副教授馬宣立指出,遇溺死者通常首先浮起腹部,因死者死亡後,腸臟內的食物會發酵,內裏空氣無處逃逸而困在腹內,令腹部充氣發脹,浮出水面。對於屍體握拳的動作,馬指出,這是溺斃個案中頗常見的掙扎姿態,屬死亡過程中的抽搐,是死者的掙扎動作隨死亡凝住所致;而家屬首先看到雙手浮出海面,相信純粹因死者雙手舉起。
肺入水窒息本能反應
無論遇溺者死前是否刻意尋死,一般人在肺部入水感窒息時,身體都會作出本能反應,在水中抓住一些東西依附,隨着死者失去呼吸,肌肉的動作會僵固,因此不少溺斃個案中屍體都呈掙扎姿勢。
馬教授指出,屍體腹部通常應是最先浮起的部分。至於死者家屬首先發現屍體雙手浮出海面,相信是由於死者死亡時舉起雙手,就算其他部位帶動屍體浮出水面,雙手也會先被看見。另外,以現時的夏季氣候而言,死者溺斃後,屍體通常在3天後浮起。
肺入水窒息本能反應
無論遇溺者死前是否刻意尋死,一般人在肺部入水感窒息時,身體都會作出本能反應,在水中抓住一些東西依附,隨着死者失去呼吸,肌肉的動作會僵固,因此不少溺斃個案中屍體都呈掙扎姿勢。
馬教授指出,屍體腹部通常應是最先浮起的部分。至於死者家屬首先發現屍體雙手浮出海面,相信是由於死者死亡時舉起雙手,就算其他部位帶動屍體浮出水面,雙手也會先被看見。另外,以現時的夏季氣候而言,死者溺斃後,屍體通常在3天後浮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