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倫奧最後一吻會否成29歲的劉翔職業生涯絕響?綜合多名骨科醫生分析,劉翔跟腱斷裂的可能較大,並有四大肇因﹕一是跟腱舊患復發影響上欄高度;二是跟腱曾發炎及做手術減低柔靭度;三是過度緊張以致跟腱繃緊;四是如曾使用類固醇藥物會令跟腱較易斷裂。其中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認為,即使日後康復,回復以往運動水平非常困難,更要花6至8個月復元,不排除「翔飛人」就此退役。
曾觀看劉翔比賽片段的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執行總監容樹恒表示,劉翔左腳上欄高度不足,顯示負責支撐的右腳受舊患影響,其右跟腱曾發炎及做手術,質素會較差,會較易斷裂。若曾使用類固醇止痛,亦會增加斷裂風險。
容醫生又稱,劉翔昨日失卻昔日的輕鬆,相信他心情緊張,都會影響筋腱的柔靭度。他指若筋腱嚴重勞損,即使接駁後都有機會再斷,因此會抽取腳掌及小腿的筋腱「以筋駁筋」。
勞損嚴重 或「以筋駁筋」
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則指出,若純屬筋腱發炎舊患復發,劉翔應可忍痛跑,但昨日情况是無法跑且要單腳跳,估計可能是筋腱斷裂,需做手術接駁,其後要花6至8個月作復康訓練,但將難百分百復元,繼續做高水平運動員的可能已不樂觀,高拔萃說:「(劉翔)當然可繼續做運動員,但要回復以往水平就非常困難。」不過,兩年前英格蘭球星碧咸也曾在34歲高齡斷跟腱,花大半年時間復原重返球場,劉翔如今僅29歲,不排除仍可重返田徑場,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馮樹勇則表示不是談論劉翔退役的適當時間。
上欄失誤加劇舊患受力
高拔萃解釋,起跑推進和跨欄腳尖先落地的動作,本身已對腳跟造成很大壓力,加上劉翔右腳跟腱有逾4年受傷病史,其纖維質素及柔韌度變差,他上欄時左腳撞欄頂,右腳便要在小於一秒內突然要減速及保持平衡,可能會令筋腱全部或局部斷裂。「筋腱斷裂的情况好似綁西餅盒的尼龍繩,正常拉極不會斷,但店員承着缺口一拉,便會啪一聲斷開!」
完全康復需長期休息
劉翔於2008年京奧後曾赴美接受手術,清除跟腱發炎引致的鈣化物及骨刺,骨科專科醫生潘德鄰表示,手術只是輔助性治療,最重要是長期休息,但專業運動員最缺是休息,往往會在劇烈操練下再受傷。
明報記者 冼韻姬、黃家倫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