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乾旱導致玉米價格急升,但按美國政府現行規定,約四成玉米收成必須用於製造乙醇作汽車燃料。聯合國官員昨公開促請美國減產乙醇,令更多玉米可作糧食及飼料,共和黨亦促改變這政策拯救畜牧業,惟減製乙醇隨時推高油價,衍生另一問題。受巴西暴雨連同美俄乾旱影響,全球7月糧價已急升6%,恐重演2007至08年糧食危機。美國昨稱全國玉米收成6年最差。
價格創新高 籲留作糧食飼料
今年7月是美國有紀錄以來最熱的7月,玉米失收嚴重,美國農業部昨公布,下調今年玉米產量預測17%,至108億蒲式耳(美式計算農產品單位,1蒲式耳約等於36公升),是6年來最低,玉米及大豆價格自6月起分別急升50%及30%,玉米期貨價格升至每蒲式耳8.25美元的歷史新高。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達席爾瓦(Jose Graziano da Silva)撰文呼籲美國,「即時及短期暫停把四成玉米收成製造乙醇作為汽車燃料的法例要求,可給予市場喘息空間,讓更多農作物可作糧食及飼料」。
美國國內亦有反對把玉米製成乙醇作汽車燃料的聲音,逾150名美國眾議員(大部分是代表畜牧業州份的共和黨議員),下周將聯署去信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要求暫停執行相關法例。奧巴馬政府要在90天限期內作決定。根據美國現行的「再生燃料標準」(RFS),今年美國每公升的汽油需包含9%的乙醇,所以近四成玉米收成必須用來提煉乙醇作汽車燃料。去年美國37%的玉米收成都是用作生產乙醇,而美國超過95%的生物燃料廠,皆是以玉米為發酵用的農作物,每蒲式耳的玉米,可以發酵成2.8加侖的酒精。目前美國已掀起「食物vs.燃料」爭議,減製乙醇雖可增加糧食供應,但隨時推高油價,並會打擊生物燃料行業,衍生另一經濟問題。
食物vs.燃料 全球糧價急升6%
除美國外,全球多個國家亦面臨糧產問題,巴西因為暴雨問題,阻礙收割農作物,同時破壞當地的甘蔗田,導致穀物價格急升17%、糖價則上升12%;俄羅期亦因乾旱,打擊小麥收成,預料黑海地區的小麥收成今年僅達7000萬噸,低於去年的1億噸。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7月急升6%,是2009年11月以來最大升幅。糧農組織警告,若各國未能及時推行合適政策,將可能重演2007至08年糧食危機。
價格創新高 籲留作糧食飼料
今年7月是美國有紀錄以來最熱的7月,玉米失收嚴重,美國農業部昨公布,下調今年玉米產量預測17%,至108億蒲式耳(美式計算農產品單位,1蒲式耳約等於36公升),是6年來最低,玉米及大豆價格自6月起分別急升50%及30%,玉米期貨價格升至每蒲式耳8.25美元的歷史新高。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達席爾瓦(Jose Graziano da Silva)撰文呼籲美國,「即時及短期暫停把四成玉米收成製造乙醇作為汽車燃料的法例要求,可給予市場喘息空間,讓更多農作物可作糧食及飼料」。
美國國內亦有反對把玉米製成乙醇作汽車燃料的聲音,逾150名美國眾議員(大部分是代表畜牧業州份的共和黨議員),下周將聯署去信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要求暫停執行相關法例。奧巴馬政府要在90天限期內作決定。根據美國現行的「再生燃料標準」(RFS),今年美國每公升的汽油需包含9%的乙醇,所以近四成玉米收成必須用來提煉乙醇作汽車燃料。去年美國37%的玉米收成都是用作生產乙醇,而美國超過95%的生物燃料廠,皆是以玉米為發酵用的農作物,每蒲式耳的玉米,可以發酵成2.8加侖的酒精。目前美國已掀起「食物vs.燃料」爭議,減製乙醇雖可增加糧食供應,但隨時推高油價,並會打擊生物燃料行業,衍生另一經濟問題。
食物vs.燃料 全球糧價急升6%
除美國外,全球多個國家亦面臨糧產問題,巴西因為暴雨問題,阻礙收割農作物,同時破壞當地的甘蔗田,導致穀物價格急升17%、糖價則上升12%;俄羅期亦因乾旱,打擊小麥收成,預料黑海地區的小麥收成今年僅達7000萬噸,低於去年的1億噸。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7月急升6%,是2009年11月以來最大升幅。糧農組織警告,若各國未能及時推行合適政策,將可能重演2007至08年糧食危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