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戒毒者與學生分享新生 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11日 06:35
2012年08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一堆無用的廢鐵,經過粉飾、修補和重組,都可以變成有用的物件,我覺得我們也可以。」一群犯販毒或吸毒罪的青少年,被判入喜靈洲勵新懲教所青少年戒毒中心接受正規教育和職業訓練,考得專業證書後投身社會,重過新生。兩名在囚戒毒青年在懲教署活動中向其他學生憶述吸毒歷程,以自身經驗勸勉年輕人對毒品「不可一,不可再」。


感激父母不離不棄

喜靈洲勵新懲教所青少年戒毒中心接收近100名14至21歲因犯販毒或吸毒罪的男性青少年。懲教所安排青年修讀專業證書課程和正規教育課程,協助其慢慢脫離毒癮,表現良好的青年平均在6個月後能離開。


16歲阿祈(化名)自15歲起每日吸食可卡因和氯胺酮(俗稱K仔)達1年,吸毒令他尿頻和記憶力下降,「因為家人是基督徒,從前用5分鐘已可背熟聖經金句,吸毒後要用半句鐘才可背到」。阿祈一直以睡眠質素不佳來掩飾徵狀瞞騙家人,但最後被警方在街上搜出毒品而揭發。他深感自己令父母失望,但慶幸家人不離不棄給予支持。他勸勉年輕人「不要以為自己吸毒不會影響人,其實會影響家人和整個社會」。


「毒品一定影響身邊人」

18歲的華仔(化名)自14歲起受朋友引誘而吸食氯胺酮達4年,時要靠偷竊掙錢買毒品,吸毒令他有幻覺和專注力變差,「我看雜誌時很多字都看不明白,看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又很難明白故事在說什麼,又曾聽到有聲音叫我去死」。


雖然華仔曾因幻覺嚴重而停吃毒品半年,但因毒癮過深而戒毒失敗,「毒品食了第一啖就一定有第二啖,最終一定會影響到身邊的人」。


為讓更多年輕人體會吸毒的禍害,懲教署今年推出「更生先鋒計劃延展訓練營」,由團體招募20多位13至18歲的學生參與訓練營,內容包括面晤阿祈和華仔等在囚人士,灌輸「奉公守法、遠離毒品、支持更生」的信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