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特別基因利短跑 牙買加飛毛腿多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11日 06:35
2012年08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奧運田徑決賽包攬三甲並不常見,牙買加卻在今屆男子200米由保特、約翰比歷克與華亞包辦獎牌。事出必有因,研究指像牙買加等加勒比小國的人種具特別基因,有利於短跑發揮爆炸力。


16世紀至19世紀,西非不少黑人被「賣豬仔」運到一洋之隔的美洲,寄人籬下成為財主的奴隸,而牙買加等加勒比海島嶼,往往是奴隸船的最後一站。英國有大學研究現代田徑選手的基因,既從美國、牙買加等「短途王」國家抽樣,亦調查了東非、北非等「氣袋」盛產地。結果發現,七成半接受檢驗的牙買加運動員中,均擁有一組名為ACTN3的基因,專門幫助跑手肌肉增強爆發力,承受強烈運動。


科技大學發掘人才

除了先天條件,保特能跑出世界,亦因該國人民由學生時代便崇尚田徑運動。牙買加短跑好手丹尼士莊遜於1971年效法美國的體育大學,在國內建立「飛人搖籃」牙買加科技大學,有潛質跑手可獲挑選入讀,藉速度脫貧脫文盲。保特與隊友鮑威爾和應屆女飛人費莎,皆是「科大」出品。此外,牙買加全國運動會有120家高校參賽,激烈的競爭促使跑手自小力爭上游;加上教練發掘並盡早改善技術,小飛人往往年紀輕輕已登上世界舞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