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可以想像,本周世界各地的報紙,不是在為金牌拍手慶祝,就是捶胸頓足。沒有其他地方會比倫敦當地更熱烈。對英國來說,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地鼓舞人心的奧運會,英國獲得了自1908年以來最多的獎牌,在獎牌榜暫時排名第3。
倫敦將記住,在很多方面這都是一個非常幸運的奧運會。除了為獎牌狂歡,開幕禮亦被廣泛稱讚。倫敦交通系統一直保持暢順,天氣也意外地一直溫和,梅利贏得網球金牌,甚至卡梅倫的保守黨聯合政府都在慶祝的心情中。
英國的慶祝心情
當獎牌頒發過,運動員和賽事最後曲終人散之後,還有一個敏感的審計要做,就是到底倫敦奧運的成本是多少,有多少「虧蝕」將要由英國納稅人埋單?這問題不單對英國納稅人重要,而且還要與奢華昂貴的北京奧運作比較,以及作為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規劃者的基準。
當然,任何奧運會的成本效益都是複雜的。看看北京奧運的數字:北京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官方預算為20億美元,另外體育設施的重建費用是20億美元,但有一些媒體報道稱,總成本應約700億美元。雖然沒有公布過官方數字,但2009年的正式審計指北京奧運耗資約32億美元,並已被32億美元的收入抵消。當然,這些數字完全忽略了用於「奧運會前期發展」的400億至440億美元,當中大部分用於改善北京的道路和鐵路系統。
倫敦也是如此。議會原來批准的37億美元奧運預算,是來自於公共部門的資金。在2007年,費用增至145億美元,主要是因為在破舊的倫敦東區加建了新場館和基建。到2011年底,數字增至170億美元(也提一提1948年英國在被戰爭破壞的倫敦舉辦奧運會,當時成本是73.2萬鎊,以今天的幣值計算約為4400萬美元)。當然,奧運超支可說是一個光榮傳統,1996年亞特蘭大超支逾倍,2000年悉尼及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亦嚴重超支。
跟過去的奧運一樣,英國納稅人為奧運負擔了多少真正成本都是鮮為人知。當政府推出兩周的倫敦慶祝活動,毫無疑問地認為旅遊業強勁增長所帶來的收入會抵銷一切,他們還會指出,倫敦附近市鎮Stratford因奧運引發的大規模發展所帶來的好處,更是毋庸置疑。
除了國際奧委員會撥款、門票銷售和贊助協議外,另一個至關重要的資金來源亦很受關注,就是彩票基金。
對於香港這更是挺有意思的。香港幾十年來都慣用博彩利潤去承擔社區項目,當中有大約10%項目是體育設施和培訓,最令人記得的應該是為主辦北京奧運馬術比賽的馬術場館。
在英國,政府獎券基金為奧運會貢獻超過34億美元。也許更重要的是,政府獎券基金每年都在全國各地的體育發展計劃預算支出約30億美元,這對全國各地體育發展的貢獻是難以估計的,使英國可於奧運贏得多獎牌,貢獻顯然易見。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國家彩票基金也承擔了全國體育發展的巨大開支,年度預算金額約40億美元。
巴西的體育預算
這自然讓我們想到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巴西似乎沒有類近的彩票基金,今屆暫時只拿了兩枚金牌(截至香港時間周五中午),但巴西體育部為奧運會預算了146億美元。若以過去50年來奧運會平均超支170%來計算,巴西奧運會可能最終要以超過400億美元埋單。深奧難明的審計過程已經展開:政府說,奧運開支會帶動巴西在2009至2027年間的經濟,帶來的經濟刺激高達510億美元。與此同時,他們正在談論發行「奧運債券」。
這些對奧運會本身可能無礙,彩票基金在體育發展的角色又如何?彩票基金在中國和英國都顯著地支持體育發展,以及幾十年一直支撐香港體育事業的發展。巴西的彩票收益可能不足以支付400億美元的奧運預算,但可以用於體育事業的發展,到2016年使巴西運動員獲得更多獎牌,這肯定是值得考慮的吧。也許巴西奧委會官員應與香港賽馬會好好談談,取取經。
作者杜大偉(David Dodwell)是公共政策研究公司Strategic Access總裁。他曾任《金融時報》駐港特派員,是The Hong Kong Advantage作者之一
倫敦將記住,在很多方面這都是一個非常幸運的奧運會。除了為獎牌狂歡,開幕禮亦被廣泛稱讚。倫敦交通系統一直保持暢順,天氣也意外地一直溫和,梅利贏得網球金牌,甚至卡梅倫的保守黨聯合政府都在慶祝的心情中。
英國的慶祝心情
當獎牌頒發過,運動員和賽事最後曲終人散之後,還有一個敏感的審計要做,就是到底倫敦奧運的成本是多少,有多少「虧蝕」將要由英國納稅人埋單?這問題不單對英國納稅人重要,而且還要與奢華昂貴的北京奧運作比較,以及作為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規劃者的基準。
當然,任何奧運會的成本效益都是複雜的。看看北京奧運的數字:北京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官方預算為20億美元,另外體育設施的重建費用是20億美元,但有一些媒體報道稱,總成本應約700億美元。雖然沒有公布過官方數字,但2009年的正式審計指北京奧運耗資約32億美元,並已被32億美元的收入抵消。當然,這些數字完全忽略了用於「奧運會前期發展」的400億至440億美元,當中大部分用於改善北京的道路和鐵路系統。
倫敦也是如此。議會原來批准的37億美元奧運預算,是來自於公共部門的資金。在2007年,費用增至145億美元,主要是因為在破舊的倫敦東區加建了新場館和基建。到2011年底,數字增至170億美元(也提一提1948年英國在被戰爭破壞的倫敦舉辦奧運會,當時成本是73.2萬鎊,以今天的幣值計算約為4400萬美元)。當然,奧運超支可說是一個光榮傳統,1996年亞特蘭大超支逾倍,2000年悉尼及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亦嚴重超支。
跟過去的奧運一樣,英國納稅人為奧運負擔了多少真正成本都是鮮為人知。當政府推出兩周的倫敦慶祝活動,毫無疑問地認為旅遊業強勁增長所帶來的收入會抵銷一切,他們還會指出,倫敦附近市鎮Stratford因奧運引發的大規模發展所帶來的好處,更是毋庸置疑。
除了國際奧委員會撥款、門票銷售和贊助協議外,另一個至關重要的資金來源亦很受關注,就是彩票基金。
對於香港這更是挺有意思的。香港幾十年來都慣用博彩利潤去承擔社區項目,當中有大約10%項目是體育設施和培訓,最令人記得的應該是為主辦北京奧運馬術比賽的馬術場館。
在英國,政府獎券基金為奧運會貢獻超過34億美元。也許更重要的是,政府獎券基金每年都在全國各地的體育發展計劃預算支出約30億美元,這對全國各地體育發展的貢獻是難以估計的,使英國可於奧運贏得多獎牌,貢獻顯然易見。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國家彩票基金也承擔了全國體育發展的巨大開支,年度預算金額約40億美元。
巴西的體育預算
這自然讓我們想到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巴西似乎沒有類近的彩票基金,今屆暫時只拿了兩枚金牌(截至香港時間周五中午),但巴西體育部為奧運會預算了146億美元。若以過去50年來奧運會平均超支170%來計算,巴西奧運會可能最終要以超過400億美元埋單。深奧難明的審計過程已經展開:政府說,奧運開支會帶動巴西在2009至2027年間的經濟,帶來的經濟刺激高達510億美元。與此同時,他們正在談論發行「奧運債券」。
這些對奧運會本身可能無礙,彩票基金在體育發展的角色又如何?彩票基金在中國和英國都顯著地支持體育發展,以及幾十年一直支撐香港體育事業的發展。巴西的彩票收益可能不足以支付400億美元的奧運預算,但可以用於體育事業的發展,到2016年使巴西運動員獲得更多獎牌,這肯定是值得考慮的吧。也許巴西奧委會官員應與香港賽馬會好好談談,取取經。
作者杜大偉(David Dodwell)是公共政策研究公司Strategic Access總裁。他曾任《金融時報》駐港特派員,是The Hong Kong Advantage作者之一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