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加大放水 四板塊尋寶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13日 06:35
2012年08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上月經濟數據疲弱,並非全無起色,中央政治局上月底舉行會議,已強調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預計在復蘇基礎不穩的狀况下會打鐵趁熱,加大後續扶持力度,直至經濟出現明顯復蘇迹象。資金未來料將圍繞放水及經濟見底的主題炒作,本期《股市攻略》就為大家從主題敏感度較高的四大板塊──基建、內房、內銀及煤炭尋找投資機會。


內地上周公布一系列的經濟數據,顯示上月經濟活動依然虛弱,從工業活動到消費,以至出口及新增貸款皆遜於預期。但若然仔細分析,便可以發現疲弱數據背後,部分是受到各環節復蘇步伐不一致所左右,形勢並不至於全面看淡。


製造業交通運輸增長仍快

首先,7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速放緩,低於預期,但當中輕工業增速加快,只不過重工業放緩幅度最大,拉低整體表現。固定資產投資方面情况也相似,整體出現輕微放緩,房地產投資增速降至個位數,製造業及交通運輸的固投則保持增長較快的勢頭。


此外,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進一步減慢,若計及通脹下降因素,扣除價格後的零售額實際增長,從4月的年內低位連續3個月按年回升。


不過,內地出口業明顯重創,上月進出口增長皆跌至2009年底的低位,遠遜於預期,反映外內需求疲弱,尤其出口受到外圍經濟低迷,短期前景難以樂觀。另一困擾市場的是貸款需求也相當疲弱,上月人民幣新增貸款低於預期,但可能是受制於人民幣存款流失持續。


消費品零售額明跌實升

面對經濟復蘇形勢嚴峻,以及內地通脹持續下滑,政府確有必要及條件加大經濟增長扶持力度。雖然國際糧油價格上升,可能令通脹反彈,但溫和的通脹比出現通縮更為可接受,故短期不致於影響政府寬鬆貨幣的政策,預計人行未來會透過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政府也可能加大財政政策如推行結構性減稅,將對經濟及股市起積極作用。


明報記者 謝偉龍、崔競文、劉思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